【必看筆試重點】自己念3個月考上台大心理所! 110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分享 有鑑於我在考試的時候,DG游戏沒有找到太多分享台大碩班筆試的資訊,我發誓如果成功達到我的目標,我也要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以及可用的資源,希望對要準備超困難申論題的你們有所幫助。 這對於心智堅定並想好為何要念研究所的人,可以忽略這塊繼續往下讀。 考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 別人大三就開始準備考研究所了,補習班都待一年了,我怎麼可能考得上? 心理學研究所念下去了,是不是研究之路就要確定了? 英文最低錄取成績(50%門檻): 60 我大學唸的是心理諮商系,雖然說在大學期間有修過心理學的知識(乙組的都有修過,也是因為如此才決定不考甲組),但是我所學的心理學基礎,遠遠不達台大的深且廣,因此我三個月的時間,不只有唸我自己的教材當複習,我還去台大旁聽心統,去跟認識的台大學長姊求取筆記,看不懂的就透過Google來查找一些文獻重點,來增強自己的基礎。 我自己很晚才決定要以筆試方式考研究所。我花了接近一整年的時間準備推甄,但因為口語表達不是我的強項,所以鎩羽而歸。我是在等到推甄放榜後,發現沒有錄取才決定要拚拚看筆試,那個時候已經接近11月了。 【如何準備】讀書的準備方向,欧博官网跟決定要唸哪間研究所非常有關係!雖然說心理學是一門學科,但是不同的學校所注重的面向不同,常出現的考試內容就很不一樣。像是我認識的一個學長,專攻台大所以唸書方式專注在台大教材,後來是台大有上政大沒有錄取。我自己在大三的時候有先去台大旁聽課程,認識到台大的教授跟帶領模式,因此除了我自己原本的大學外,就沒有去報考其他學校了。 英文我自己英文程度沒有那麼好,覺得研究所的英文考題真的蠻難的。所以我採取的策略是寫考古題以及加強語感。透過寫考古題,來增加自己的英文單字量(很多考題中的英文單字會重複!)。另外,透過每天早上聽CNN的10分鐘英文,練習對英文的熟悉度,還有對於時事題的敏感度,這樣即便在猜題的時候也能透過語感選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 心統 強烈推薦旁聽台大心理系姚開平老師的「心理學與教育統計」課程(尤其是下學期)。 因為: 台大心理系姚開平教授自編講義(主要) 教育家心統講義(多用來做觀念補充) 林清山__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多用來練習做題目跟觀念補充) 心測 心測也很注重觀念,有時候會以名詞解釋的方式出題,名詞解釋是一定要全拿分的。最常出現「信效度、常模、試題反應理論」這幾個主題,其他XX測驗的細部內容基本上沒有考過,沒時間的話可以直接忽略這塊。不過之前曾出現過,110年度又出現的考題是:請你自編一個測驗,所以「測驗編製」也要特別注意。另外,台大心測考題的方向跟類型,與成大相似,若寫完台大的,可參考成大網站的考題。 心測書單張厚粲、龔耀先__心理測量學(念重點章節) 台大心理測驗課程講義(觀念加強) 網路上各種心測相關文章(加深加廣觀念,不同名詞的解釋方式) 心實這部分我真的幫不上甚麼忙Q,我的戰術是放棄這一科。考試的時候一來沒有時間,二來我也不會,所以基本上是都空白了。台大心實須看當年度出題老師是誰,若是很常考三階Anova的計算,給你一個殘缺的Anova表,看你能不能填完剩下的空白。另外,心實也很常考研究倫理,這部分一定要背熟。 心實書單林清山__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多用來練習做Anova三階的題目) W. Lawrence Neuman著、郭思餘譯_研究方法二版 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 很慶幸發現我原本學習的認知課本跟台大的一模一樣,所以我先把會考的那幾章挑選出來後,透過閱讀課本跟自己做筆記來記憶內容。台大考題通常會出跟記憶、注意力、決策與推理、知識類別有關的這幾章,如果唸到一定的精熟程度,是可以把這幾章的知識串在一起的! 認知書單李宏鎰_認知心理學 (用來打底認知的知識) 若手邊有台大認知課程的PPT會更好,因為台大老師有補充許多課本上沒有出現的知識 發展看考古題就知道,大約平均兩年會有「專有名詞解釋」這一大題,個人覺得這部分就像國高中背誦國文註釋一樣,分數盡量拿。因此在看書的時候需要高敏感度,有「這個名詞、觀念很重要!」的意識。最近兩年的發心,很喜歡考觀念連結的題目。比方說110年的考古中可以看到把「語言」與「社會情緒」做討論。因為發心有許多概念,還要把這些概念串聯起來,因此我後來念發心的方式是畫心智圖,把每一章節的重要概念先擬出大概,再填補剩下的細節。 發心書單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Shaffer & Kipp, 9 edition) 若手邊有台大發心課程的PPT會更好(補充很多情緒面向&道德理論) 社會光讀課本是不夠的,因為很常考跟時事連結的題目。建議把這幾年跟時事有關的社會心理學議題想一遍,比方說「疫情」可以聯想到歧視⋯⋯可以用哪一個理論解釋?這裡面提到什麼專有名詞?它的解釋是什麼? 社心書單社會心理學(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余思賢、李茂興) 人格個人覺得閱讀葉光輝老師的那本書就可以,不過人格考古題中常常會出現很細的題目,這個就要看運氣,還有對於課本裡面的內容熟不熟悉了QQ。除此之外,也很常考五大理論(心理動力取向、現象學理論取向...)間不同觀點、理論學家之間的比較。 人格書單葉光輝_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三版 【給考前準備你,這些事必須再三告訴自己】把時間放在眼前課本,而不是擔心自己能不能考上。 把戰略放在會的東西一定要拿分,不會的就let it go。 最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