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广州媒体发达得益于借鉴香港媒体成欧博注册功经验(图)

时间:2024-04-20 17:5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7 次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在广州采访暨南大学百年校庆         信息时报记者在香港街头采访银联卡在港使用情况   中共广东第十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上,欧博注册来自省内与港澳的媒体记者济济一堂。广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在广州采访暨南大学百年校庆

     

 

信息时报记者在香港街头采访银联卡在港使用情况

 

中共广东第十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上,欧博注册来自省内与港澳的媒体记者济济一堂。广东是最早对香港媒体开放的省市之一

信息时报讯 香港回归已十年。十年间,穗港两地的新闻媒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报业市场发展的融合和竞争,在媒体管理、媒体生存环境、媒体从业者身上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广州媒体所处的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不无关系。

若追本朔源,广州这种公认的“宽松的舆论环境”一来应归功于广东历任领导人政治意识的开放与开明。正是领导人的开放与开明,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报纸舆论监督的权益,从而使广州的报纸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生动活泼,以浓厚的平民化色彩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二来,得益于穗港两地媒体相互借鉴。广州媒体敢于开拓创新,不能不说是吸取了香港媒体的有益经验。

 环境 历任领导开明推动舆论监督

“广东从党委到政府宣传部门再到地方管理部门,都对媒体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已经成为广东的一种传统,也正是这种政坛历任领导开明的心态,造就广东宽松的舆论环境……”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如鹏说,很多报纸将针砭时弊、关注民生作为己任,“为民直言”成为广州报纸的鲜明特质。

 市委下文“正确对待批评”

广州媒体能有效地担负起舆论监督的功能,归功于广东政坛历任领导人政治意识的开放与开明。他们对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欧博代理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报纸舆论监督的权益,也使广州报纸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生动活泼,浓厚的平民化色彩使报纸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1980年4月中旬,广东省委第二书记杨尚昆在广州市委扩大会议上,专门肯定了《南方日报》的《南海潮汐》、《广州日报》的《五层楼下》和《羊城晚报》的《越秀山下》这三个批评性的专栏办得好,对改进政府工作很有帮助,要求各级党组织的负责同志要认真处理广大群众在这些专栏上提出的批评和意见。

1982年2月,广州市委专门下发了《关于正确对待批评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正确对待报纸上的批评。《通知》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报纸上的批评,或报社转来的批评意见,应采取欢迎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被报纸批评的单位和个人,均应迅速作出答复。任何单位或个人,绝不能借口报纸上的批评在事实上有某些出入而拒绝接受批评。……如基本失实,也应据实地作出必要的说明。对那些拒绝接受批评,无理取闹,甚至借机打击报复的,欧博abg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和党的纪检部门应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通知》同时要求报纸上开展的批评应做到实事求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

  张德江请媒体监督言行

今年3月13日下午4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全国两会广东人大代表团驻地,对参加全国两会的广东记者们说,广东记者抢新闻是有一套的,广东新闻也有看头,他很喜欢。

对于新闻报道,他指出,宣传报道要稳健积极。稳健指的是要实事求是,要低调,不要张扬。积极是要把广东宣传出去,也不能无所作为。具体到新闻标题如何吸引人,他风趣地举例说,比如他刚写的一篇文章,主题是科学发展观是个法宝。但标题要吸引人呢?比如不妨说“什么是法宝?且听张德江如何道来。”

5月25日,欧博娱乐城张德江再次发表讲话表示,希望全省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一起来监督新一届广东省委领导班子的言行。

而在今年2月7日,在广州地区新闻界联谊座谈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也表示,要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广州媒体已有更多发言权

广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首程也提到了政府适度管理手段的问题,王首程认为,相对而言,广州媒体已经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媒体环境已经相当的宽松。

除了舆论导向和新闻纪律,广东省的领导们对报业的竞争很少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而是更多地利用报业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报业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同时政府也采取适度的管理手段呵护媒体。广东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在报刊业管理过程中,奉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这一切为广州报业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州报业的繁荣,为广州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整个报坛由此生机勃勃,内容和形式大胆创新,abg欧博注册生动活泼。

  特色 新闻平民化立体化借鉴香港

在一个开明的政治环境下,广州媒体尤其是报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早已成为内地同行的领头羊。

事实上,广州报纸媒体在新闻采访立体化、新闻视角平民化方面,无疑是借鉴了香港报纸的成功经验。而版面色彩丰富、敢于用大标题、大照片增加新闻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广州报纸媒体在内地同行中首开的先河。

  演变 从互无交流到“亲密接触”

“穗港两地的媒体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渗透和交融”,林如鹏多年来长期研究媒体发展,对穗港两地传媒的状况有着独到的见解,也曾经见证了两地的发展历程。昨日他向记者回顾了穗港两地媒体发展的历史。

“早期时,广州媒体不像现在这么开放,管理还是很严的,穗港两地的媒体几乎没有交流。两地新闻媒体的最早接触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也是从那时起,香港媒体开始关注内地新闻。”

林如鹏回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毗邻港澳,处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连接部,同海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从客观上看,广州报业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受到外来的冲击都是最早的,冲击的力度也是最大的。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港澳媒介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传播观念上都不断对广东的报纸提出挑战。

“那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港商在大陆投资的加剧,香港的有关新闻媒体开始进入广东,虽然广州媒体的记者那时还很少走出去,但是香港新闻已经开始陆续见诸广州的报端。”

当时林如鹏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其印象中,广州甚至广东媒体对香港新闻的报道大多是编摘新华社的通稿,后来部分媒体陆续开设了港澳新闻专版,但那些港澳新闻版大多是社会新闻,很少涉及政治生活。

后来随着中英两国有关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署,广州慢慢开始关注香港的情况,报道的内容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逐步向反映香港经济、政治、文化的新闻过渡,关注其对大陆的影响,香港的政治官员的活动、政府决策的变化开始频频见诸广东的报端。

后来,随着两地媒体竞争的加剧,随着扩版增张的变化,广州媒体越来越多地派记者到香港去实地采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媒体开始在香港设置办事处,与香港“亲密接触”;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需求,报道的内容也就更加鲜活、多样、生动有趣。香港回归后,两地媒体更是实现了全面开放。

 两地媒体交融电视开先河

林如鹏说,应该说,广州媒体对香港开放,最先是从电视开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州的机场、码头、星级酒店等地,已开始提供、零售港澳的报刊,而省内接入有线电视的广大用户都可以自由地收看多个港澳电视频道的节目。就信息交流的开放度而言,广州确实走在全国的前面。

王首程则向记者证实,粤港两地电视媒体的合作可谓最早,目前香港有24.4万居民在内地工作,其中超过88%(约21.5万)在广东省。两地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往来,传媒的交往与互动也日益增强。2002年8月19日,香港亚视的本港台和国际台获广电总局批准正式落地珠三角,此后陆续有8家境外电视频道落户。两地通过人员、信息技术交流,全面促进电视媒体的交融。

如今,广州本土出品的一些电视节目,其“港味”甚至胜过了香港电视台的出品。香港一些电视媒体则将演艺制作基地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2004年7月28日,南方卫视落地香港,在香港宽频网内的收视率第一个月就达到了15.49%。如今,以展现南粤风土人情,弘扬岭南文化为宗旨的《岭南风情画》、《探古寻幽五羊城》,以及《都市笑口组》、《城市特搜》等特色节目,都在香港获得了稳定的收视群。

 记者拼搏精神一脉相承

近年广州媒体深受香港媒体影响,媒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各媒体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方面毫不逊色,同时受香港媒体影响,广州媒体在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拼搏精神乃至其他方面有了很大跃升。

香港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介的影响,媒介间不断扩版增张的竞争环境的恶劣最终造就了广州记者敢拼敢闯的特点,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更为明显。对此,业界曾经流行一条风趣的说法:“原来机动记者满天飞,现在无论哪条线的记者都是满天飞”。广州乃至广东成为内地媒体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如今,广州媒体在老百姓心里的公信力进一步增强的,媒体报道有很大的透明度,老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越来越高。言论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很多媒体都有言论专版,有言论互动,一点不亚于香港媒体。在追求透明度的同时,更追求一种新闻价值和政策规定的平衡,既符合新闻价值又按新闻政策规定来报道。适度的范围下,有适度的舆论空间,这正是内地媒体的特色。

 趋势 两地媒体将合作甚至并购

“十年为一届”,未来,粤港两地媒体将继续秉承这种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在包容中竞争,在竞争中融合。两地的媒体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对此,林如鹏认为这是两地媒体的不断渗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潮流和必然方向,但这种渗透不会表现在媒体在版面增加上的看重,而是更看好对信息的分类和经营。追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平面报纸的数字化出版将成为必然趋势。

他认为,内地与香港间媒体的融合可能是个亮点,双方合作的资源优势将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合作的加强,彼此包容力度的增大,不排除香港与内地的媒体间会出现并购的可能,这种并购既有人力资源的流动,也有报业本身的并购。两地媒体在广告资源上、发行市场上也会进行整合,大珠三角概念将越来越凸出。随着大经济圈 的不断形成,媒体间的联系、促进、融合、合作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人才的流动也将成为可能,香港媒体优秀的经验对大陆媒体也是很好的借鉴。专题统筹 林峰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薛冰 实习生 梁健敏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萧嘉宁 杜翠 巢晓

责编:石光辉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1-08 23:11 最后登录:2024-11-08 23:1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