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一个体育记者转行后的欧博注册自白:我为什么劝同行赶快转行?

时间:2024-06-08 11:5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9 次
导语 【文眼】本文来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体育记者。他/她结合国际体育记者日中新网发起的话题讨论,展开了个人思索。 作者丨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失业体育记者 编辑丨张宾 ....

图片

7月2日是国际体育记者日,欧博注册中国新闻网邀请了诸多体育传媒业界的大咖前来探讨:自媒体时代,还需要体育记者吗?

受邀参与探讨的大咖包括知名体育经纪人、知名互联网大厂体育总监、知名报纸体育主编、知名体育自媒体创业者。他们均为体育记者转型,都是在体育传媒江湖里纵横多年的资深老兵。

大咖们的观点不可谓不权威,都说体育记者还是需要的。然而事实上需不需要,他们说了也不算,还是要看市场用脚投票的选择。

不信的话,您现在立刻就打开BOSS直聘、猎聘、拉勾招聘、智联招聘这些主流求职软件,输入体育记者(还有体育编辑)这4个字验证一下。您看看能搜出来几个体育记者岗位可供投递简历?又有几家新闻单位、互联网媒体在招聘呢?

日趋凋零的体育记者,和体育新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需要知道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当下除了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少数央媒,还有部分地方党报、电视台还保留着少量专职报道竞技体育的记者外,社会面基本算是”清零”了。腾讯体育的记者们被裁员后,私营企业就只有氪体、懒熊体育几家体育营销创业公司,偶尔招聘报道体育产业的记者。

怕引发负面舆情,运动员不敢接受采访

图片

有些专家认为,当今自媒体泛滥,写稿成本低,体育记者辛苦采访成稿,却被东拼西凑的自媒体”反噬”。也有专家认为,门户网站的出现迭代了报纸,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迭代了门户网站,是体育记者自己没跟上时代需求……

从结果看,这些观点都是对的。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体育运动员现在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了,或者说只喜欢接受特定媒体的采访发声。

这是为什么呢?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媒体大环境造成了这一切。

过去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老百姓只有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获取信息。记者采访后写稿,欧博代理经过编辑删改,最快第二天全国人民才知道,无论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舆论发酵的速度没那么快。

而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简直是光速。人手一部手机,随便谁写个微博,拍个短视频发到网上,朋友圈一传播,分分钟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

明星运动员群体也是名人的一个子集,天生是公众焦点,具有强曝光属性。但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并不是自己开工作室的娱乐明星,而是承担为国争光任务,举国体制下的一份子,言谈举止都被上级管理,上级的上面还有上级。

现在,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支配,格外重视网络风评和舆情。而舆情走势在信息光速传播下,变得复杂而不可预料,运动员接受采访都很警觉,张嘴说话更是谨慎多了。

别看很多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时候内心很强大,一旦陷入”杀人于无形”的舆论漩涡,他们不排除比普通人的玻璃心更脆弱。

现在的体育明星只喜欢接受两类媒体采访:

一,体制内媒体的采访。以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为首的中央媒体,或者地方党报、电视台。此类媒体因为独特的身份,欧博官网只要提出采访需求,体育明星基本无法拒绝。因此,现在绝大多数体育明星的采访也都被央媒垄断。冬奥会期间,同样是体制内媒体的中纪委新闻中心甚至打破了央媒的垄断,做出了很多冬奥明星独家专访,令人刮目相看。

二,已经形成商业化立项的采访,短视频,纪录片,写真拍摄。因为广告商的进入,会给予运动员劳务费或广告分成,自然对运动员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但无论是接受体制内媒体采访,还是商业化立项的采访,其成品也大多先经过记者编辑润色,后被主管领导、经纪人们层层把关过滤。体育在中国首先和政治挂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何避开各种暗礁正确表述,就需要专人把关。所以运动员的表述愈发带有套路,愈发商业互吹,极少有运动员能敞开心扉谈论、回应关键问题,袒露内心真实想法。

除了上述官方媒体,剩余媒体则包括为数不多的都市报、网站,在没有商业化的前提下进行日常采访,就非常尴尬且艰难了。这类日常采访对于体育明星来说,既无法带来太多金钱上的好处,欧博娱乐反而有可能因为运动员本人表达上的不严谨,报道的些许偏差引发负面舆论。

一旦运动员因为说了“不该说”、”不严谨”的话(嚣张的、服软的、无知的、有争议的言论都算上)被网友们无限放大上热搜,形成争议舆情、负面舆情,运动员和他的主管领导们都担待不起,轻者要对上进行解释,重者甚至会面临影响职业前途的问责。

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路,运动员对此类日常采访大多礼貌谢绝,要么甩给记者几句毫无营养的片汤话……无论有没有泛滥的自媒体,体育记者日常采访,如果长期拿不到运动员的直接引语,也写不出很多有信息增量的稿件,流量还没有自媒体高,被老板开刀自在情理之中。

流量时代,运动员自己就是媒体发布器

曾经有一个互联网大厂的运营组长,讲了一个他极其感慨的事。全运会游泳比赛,奥运冠军汪顺夺冠后走过混合采访区接受记者提问。采访完毕后,汪顺被一个拍客叫住。

“能比个心吗?”拍客对汪顺喊。汪顺也算好说话,出于尊重照做了。#汪顺比心#很快就成为了热门话题。

图片

此时此刻,那些专业体育记者们,甚至都还没听完录音写完稿。等他们写完了,相关报道也被埋没在了信息的汪洋大海里……

从传媒、传播的专业角度,究竟该怎么评判这件事呢?若从掀起关注度,唯流量论的角度看,确实是拍客“击败”了专业记者。虽然拍客拍摄汪顺比心,欧博allbet不是什么多有分量的独家内容,但就因为网民喜闻乐见,短视频流量高就能冲上热搜。

至于汪顺是如何备战的?如何调整心态的?夺冠的关键点和战术是什么?这些信息似乎都不重要了,也没人关心了……

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大裁员前的腾讯体育,以及新浪体育,还是秉承着专业精神,派出报道团队前往东京,然而腾讯、新浪的主要竞争对手,市面上最火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也有针对性动作。

抖音没有派出任何一个人前往东京,他们早早就和大量有望夺金的运动项目协会谈好合作:抖音出重金,相关明星运动员夺金后,必须来抖音直播,并且要排除其他竞对短视频平台。(特别说明,在我看到的一些内部资料中,运动员主动签承诺书,不在其他竞品平台直播,以及发布短视频内容——编者注)

用专业术语讲,这叫花钱买流量。抖音既不用付出养记者、派记者的高昂成本,而且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靠奥运冠军直播大量引流,真的很划算。

更重要的是,奥运冠军在直播的过程中会更详细复盘自己的比赛、内心活动、备战秘密。抖音为了运营做得更出色,还邀请了相关项目的奥运冠军前辈来连麦,直播过程中的金句、调侃等名场面被剪辑为小视频获得广泛传播。奥运冠军的很多引语,去东京前方采访的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等有限场合也未必听得到。

上述两件事,对体育记者报道非常不利,但很多明星运动员发现,这对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很有利。

当下,包括但不限于奥运冠军的越来越多运动员意识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是可以变现的重要渠道。正因为自己有名人效应,只要好好运营社交媒体,发布短视频、照片,分享生活方式,就可能会有广告商来找自己寻求合作。一些知名运动员请了经纪人,一些运动员加盟了MCN公司,还有些退役运动员干脆跟朋友合作,形成小团队来包装自己。

这种格局的形成,体育记者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大打折扣,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地位,更是愈发下降了。

体育记者究竟有几条现实出路?

图片

体育记者究竟该向何处去呢?发起这次探讨的中国新闻网的体育总监卢岩发表了总结陈词。他认为,体育记者这个从业人群本身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做出观念上的调整。在资讯爆炸、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名成功的体育记者或许应该是这样的:深耕专业领域的“高水平运动员”、玩转各种采编工具的“跨界跨项能手”、沟通专业体育和普通读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整合平台和采访资源的“体育经纪人”。

总结得没错,我们不妨按这个标准来拆解一下当今优秀体育记者需要的能力项。

一,体育记者首先需要成为各种各样体育项目的专家,要在体育圈内有资深人脉,能写出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这是基础。

二,能自己拍、会自己剪辑传播量高的短视频。

三,有良好形象,会像专业主持人那样主持、直播、连麦。

四,还要会结合运动员做策划运营,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等主流互联网产品掀起流量,会运营粉丝。

五,在此基础上,最好还有客户资源和商业思维,让金主为上述四项的成果下单,进而实现商业化。

真的有体育记者“五项全能”吗?不是不可能,但很难。从过往经验看,混圈子、打交道、积累人脉、撰写稿件,至多包括自拍、自剪短视频,仅这几件事就基本占据了记者的全部精力。

另外,上述所有体育记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很多“跨领域”的从业者都也具备,也在和体育记者竞争。

为什么说体育记者写稿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媒体挑战了呢?因为各个媒体单位人手都很有限,体育记者分配的项目也有限,能完整吃透几个项目已属难得,很难做到所有项目通吃。懂足球的不一定懂篮球,懂田径的不一定懂游泳……很多体育项目,体育记者写出的稿件未必就比这个项目的资深KOL(意见领袖)更专业。或许,体育记者能凭借长期积累,写出别人写不出的深度稿、人物稿,这种作品很体现功力,当然也因为制作周期长,成本太大,流量回报未必那么可观。

体育记者当然也可以自己拍摄、剪辑短视频,当个UP主。但问题是,你能拍到多少别人拍不到的稀缺内容呢?绝大部分有关注度的体育比赛都有现场直播,运动员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更何况看台上,道路两边,随时都有大量举起手机,拍体育明星的拍客和体育迷。另外,运动员一旦有了自我包装意识,也完全可以自己拍摄,或者让自己团队人来进行拍摄,成品更有质量。

体育记者”兼职”主持人对运动员进行采访、连麦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这也容易被跨行打击。现在各路网红都可以客串体育明星采访的主持人,邓亚萍也可以,王冰冰也可以,司马南也可以……过往已有不少案例。

结合运动员在互联网产品上做策划运营,这可是各个互联网公司市场团队的本职工作。遇到新闻热点,他们本来就会嗅觉敏锐地去和体育明星的经纪团队或MCN公司接洽,恐怕也根本轮不到体育记者。

看到了吧,体育记者就是被这样”五马分尸”的……

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优秀的体育记者真的集齐了五项能力,他完全可以自树IP开公司单干,更不必依附于某家新闻单位。例如知名篮球记者杨毅,苏群,足球则有董路(他的争议这里不议)。他们曾经都是记者,在各自领域做到资深,受邀四处解说,自己开公众号拥有广泛影响力,接广告接到手软。

一言以蔽之,当今社会,流量时代,体育记者要么靠平台掌握话语权(例如供职于央媒),要么靠自己出名成为顶级KOL掌握话语权。剩余的体育记者,都很难提供价值,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

体育记者在体育领域内,可以最快速转型的角色,仍然是经纪人、公关、市场营销,此外还有诸如进入体育项目行业协会任职等等。横向对比来看,这也是其它领域记者的转型出路。

无论什么时代,经济是好是差,商家永远还是有借助体育、明星运动员进行营销的需求,这里仍有广阔市场。但转型经纪人、公关、营销对于体育记者而言也绝非易事。

如果是转型经纪人,首先是体育记者需要建立足够铁磁的关系,才有可能成为明星运动员的代理。市面上,还有很多专业经纪公司也在争抢代理运动员。至于公关、营销,就必须有运营思维,熟悉互联网的各种玩法,有敏感和出色的商业包装思路,还要和各大互联网平台保持良好关系。当然转行难度也很大,除了体育记者,很多人常年从事公关、营销,亦有可能同抢一个饭碗。

无论怎样转型,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在互联网上掀起流量。只有这样,才有金主肯给运动员下单。你的运动员客户挣钱了,你也就挣到佣金和奖金了。

基于此,如果不能进入一家只考验传统写作能力的体制内媒体,我劝只会写稿的体育记者还是趁早转行。纯粹从写稿赚稿费的角度来讲,这种生产关系已被中国市场抛弃。另外,中国体育本质上仍是围绕4年一度的奥运会在运转,职业体育不发达,有流量价值的体育明星仍然相对稀缺,在这个领域能做出来有效果的事,或许真的不多,想象空间也没那么大。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21:09 最后登录:2024-09-20 21: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