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浙江省 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从小到大都有身份证,欧博各种生活大小事都以身份证作为身份证明,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身份证的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日本。那日本人平常都用什么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本人为什么没有身份证?二战时期日本政府为了调度粮食强制紧缩普通民众的粮食额度,并要求男女老幼都要在一块白布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住址、生日等多项个人信息,作为身份证明之用,出门时一定要穿将白布缝在左胸前的衣服,而这块白布的作用除了作为配给粮食的证明外,皇冠也方便认尸。主要是当时随时都会发生空袭,这块白布也被作用在抢救或认尸的。但当时有些人会捡尸体名字盗用抚恤金,所以从那个时候日本人对于集和个人信息、身份控管有关的政策都相当敏感。 既然日本没有所谓的「身份证」,那日本国民平常都以那些证件作为身份证明呢? 1.驾照日文为「运転免许証」,上面除了个人基本资料外,还会有个人的照片与12位数的号码,由于需要定期更新,DG游戏算是日本人最常用来当作身份证明的证件。甚至可以凭驾照就在便利商店的ATM开户! 大概和中国的户口本差不多,也有11位数的编号,不论是否为外国人,只要到了日本先会到市区役所(区公所)拿到一张住民票,上面会记载个人的现居地址、国籍、出生年月日等基本资料,也是政府用来划分税务、社会福利、灾害对策区域的基本资料。 展开全文
日文为「健康保険証」,会定期更新的纸本证件,欧博注册也是人手一张的身份证明之一,记载信息较少,只有个人姓名、出生日期、性别,以及地址。 日本政府为了推广各种政策,一般都会需要统计整理好国民的个人信息才能够规划与顺利推行,并且为了减少行政资源浪费、确保国家税收,实际上日本也推行过多次相关政策: 4.国民総背番号制度1968年(昭和43年),欧博代理佐藤荣作内阁为了减少行政机关无谓的流程,以及为了提升服务国民的目的,进行研究与在多机关推行统一的个人号码制度「各省庁统一个人コード连络研究会议」,即「国民总背编号制度(国民総背番号制度)」,与我们的身份证号码概念相似,但由于日本人对于管理社会的恐惧感,这项政策受到大量的反对意见而停止。 5.纳税者番号制度日本政府基于税制修订需求,为了更能够精准掌握个人所得状况以防止偷税漏税,并使税务行政高度信息化,于「昭和54年度の税制改正に関する答申」中提出了「纳税者编号制度(纳税者番号制度)」,以及1980年(昭和60年)曾提出类似的「Green card制度(グリーン・カード制度,针对个体户的收入制度)」等,但都遭受大量民众的反对,造成多次税务相关法律修订都无法成功推行「纳税者编号制度」。 6.住民基本台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1999年(平成11年)推行「住民基本台帐Network System(住民基本台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简称住基ネット)」,是基于「住民基本台帐制度(住民基本台帐法)」修订而推行,这项政策是将各地方政府所有的居民信息做统整,有确认国民本人的功用,以及行政效率化、提升国民便利度以及行政电子化的目的,同时也建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法律,但也遭到了大量的有关人权、隐私维护的反对意见而停止。 7.MY NUMBERマイナンバー近年来,日本开始推行「MY NUMBER(マイナンバー/個人番号)」,为12个数字所组成的编号,而「MY NUMBER」是基于多次失败的类似政策经验、以及现实的需求而推行的政策,起源于当时的总理安倍晋三推动的平成25年法律第27条「行政手続における特定の个人を识别するための番号の利用等に関する法律」,又称为「MY NUMBER法(マイナンバー法)」。 配合「MY NUMBER」政策,在2016年1月开始发放IC芯片卡「MY NUMBER CARD」并且设置一组密码,来统计整理一个人同时在各个机关所有的信息、整合日本现在使用的多种证件,以及确实掌握国民的生存状况、收入资产等信息,作为国家政策推行的公平性基础来源,也是为了提升行政效率及民众使用便利性。 推行多年以来,日本政府以许多奖励政策推广民众办理「MY NUMBER CARD」,如疫情期间,使用「MY NUMBER CARD」申请补偿金10万日元可以优先拨付、以及启用健保卡等功能,最多可以获得等同2万日元的Paypay点数等政策。 但现在「MY NUMBER CARD」的持有率仍只有七成多,除了日本国民尚未普遍熟悉信息科技外,也有日本国民仍对于国家掌握个人信息持有不信任感去举牌子抗议。 虽然「MY NUMBER CARD」的持有率仍只有七成,以及仍会有个人资料读取识别有漏洞的新闻,但目前来看似乎最有可能成为近代日本所谓的「身份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