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皇冠师范大学应不忘初心、强化使命担当,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当好排头兵,要以种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责任田作为着力点,要以“下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先手棋作为关键点,要以“写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大文章作为支撑点,推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一、师范大学要种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责任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工作的母机,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源泉。师范大学是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和核心力量,是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是新时代新征程师范大学的谋事之基、干事之道和成事之本,师范大学应把教育家精神的培育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中心。师范大学应立足教师教育本色,坚守师范传统,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以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与服务好国家战略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DG游戏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造就更多教育家、“大先生”为己任,坚守好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在弘扬教育家精神上跑出“加速度”,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上争做“排头兵”,成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和高地。种好责任田,书记校长是关键,广大教师是重点,师范生是重心。 一是书记校长成为带头人。书记校长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高校落地的第一责任人和掌舵者,需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本领,需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势和教育发展趋势,需要从顶层设计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从发展战略和具体发展阶段着力,欧博注册统筹推进育人模式、办学特色、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制定好评估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好政策措施对优秀教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的“虹吸效应”,大力实施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专业发展,大力营造弘扬教育家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格调、高度和本领。 二是广大教师争当践行者。教师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肩负着推动中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神圣育人使命。广大教师应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做到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静心从教,忠于和精于教育事业,做好做实教师本职工作,欧博代理并积极向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学习和看齐,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争做“经师”与“人师”合一的教育家;在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与育人水平上下大功夫,以“金课”水准上好每一堂课、以“真学问”做好每一项学术研究、以人格魅力深刻感染每一个学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师范生勇做传承者。师范生是未来的育人主体、是未来的教师、是未来的筑梦人。师范生要把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教师当作自己的使命。首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师范生要热爱教育事业、热衷教师职业,推动自己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伟大理想抱负,使自己能够扎根教育、奉献教育,潜心育人。其次,要以教育家精神为要求,欧博官网不断提升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本领,特别要突出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如何利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手段、新技能、新媒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便能更好地托举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次,要以教育家精神为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激励自己要以教育家、优秀教师为榜样,并引领自己以“四有”好老师、“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人生奋斗的努力方向。 二、师范大学要下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先手棋 师范大学需在教育家精神培养传承、研究阐释、体系建构上勇担使命,精心谋划,有力又有为。 一是做好教育家精神的培养传承。培养传承尤其重要,只有做到蓄力传承精华和精神,才能进一步做到在传承中创新以及在创新中发展。教育家精神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中走来,在当今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闪耀着时代光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师范大学要多渠道、多层次、沁润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师道传统,充分有效地让教育家精神滋养、激励我们,使我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强校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中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做好教育家精神的研究阐释。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对于师范大学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推动师范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师范大学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培养方向、培养模式、育人文化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深入研究阐述教育家精神,注重讲出其中的逻辑性道理、启发性哲理、深刻性学理,使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核心要义的诠释更加深刻。 三是做好教育家精神的体系建构。攥指成拳,合力致远。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系支撑,有效建构。首先,在师资队伍体系上,要有“一盘棋”思维,二级学院、机关单位、教辅部门等各个部门单位的教师都是育人主体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一员,需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实践、文化等育人功能协同一体,同时要推动建立和完善师范大学培育教育家精神共同体,和加强跨校跨学科之间的强强联合,以打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重要抓手,建立“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机制,有效聚合优势资源,发挥最大育人效能。其次,在培训体系上,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培训机制和培训课程体系,要涵盖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特别是要在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当下热点、时代特征有效结合上下功夫。再次,在评价体系上,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深化教师评价和职称制度改革,最大程度激发教师队伍创新创造动力和活力,更好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三、师范大学要写好培育教育家精神的大文章 师范大学应推动建立教师荣誉制度和推动教育家精神进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走在前、作表率、有贡献。 一方面,推动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也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有利于提升广大教师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职业感和力量感。师范大学要充分意识到荣誉制度对广大教师在精神上的巨大能动激励效用,要持之以恒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坚持不懈营造共兴尊师风气,一以贯之加大组织推荐全面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评选表彰本地本校优秀教师力度,加大优秀教师典型选树和先进事迹的挖掘宣传,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立德树人先进事迹,全面展示人民教师时代风采。除了建立能充分体现以教书育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外,还要努力推动建立和实施教师荣誉制度,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以此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和更大程度上吸引和稳定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赞誉更加响亮。 另一方面,推动教育家精神载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更加强大的精神力和推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育是基础,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若推动教育家精神进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将对我国1880多万各级各类教师产生巨大的精神能动作用。 (作者:李敏 范天运,分别系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