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密苏里欧博新闻帮

时间:2024-05-19 22:0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2 次
“密苏里新闻帮”(Missouri Mafia),它是美国新闻史专家对上世纪初一批在远东出没、具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记者的称谓——尤指那些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下称密大)出身的新闻学子。

在1928年前,欧博有名的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毕业的记者在远东工作,其中超过半数以上在中国。在这些人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密勒(Thomas F.F.Millard)、鲍威尔(J.B.Powell)、美联社的莫里斯(John R.Morris)、哈瑞斯(Morris Harris)、巴布(J.C.Babb)、怀特(James D.White)、合众国际社的克林(Benjamin Kline)、《纽约时报》的米索威滋(Hernry F Misselwitz),《纽约先锋论坛报》的科内(Vitor Keen)、《密勒氏评论报》的克劳(Carl Crow)等,后来又有武道(Maurice Votaw)、斯诺(Edgar Snow),还有虽非密大背景、但出自密苏里州的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项美丽(Emily Hahn)等。从1900年开始,这些人从美国中西部络绎不绝地开赴中国,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西北大学的汉密尔顿教授(J.M.Hamilton)形容他们为“密苏里新闻团伙”(Missouri Monopoly),阿道夫大学的罗赞斯基博士(Mordechai Rozanski) 更戏称这些人为“密苏里黑手党”(Missouri Mafia)。

从另一方面观察,民国时期中国一大批重要的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官员、政治家、院士多出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例如《广州时报》主笔黄宪昭、主管对外新闻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申报》著名记者、后任复旦大学教授的汪英宾,路透社记者赵敏恒、国民党新闻官员沈剑虹、著名报人吴嘉棠、新闻教育家蒋荫恩、梁士纯、谢然之等,显然,中国也有一支“密苏里新闻帮”。

创始人播报

编辑

“密苏里帮”的创始人沃特·威廉(Walter Williams,1864-1935)是个传奇人物。他生于密苏里伯威尔,高中毕业后即在《伯威尔广告报》当学徒, 周薪仅为75美分。1888年他开始为州监狱撰写新闻稿,因不满监狱长审查,遂辞职加盟《哥伦比亚先锋报》,在杰佛逊城、堪萨斯、圣路易斯等地报社工作, 成绩斐然,一跃成为密苏里报业协会的主席,后又被选为全美国家编辑协会主席。1895年他开始在密苏里议会游说——在密苏里大学建立一个新闻学院,皇冠遭到许多报人的反对,理由是新闻“无学”,记者应当依照传统的报业学徒制来训练。这场论战一直延续到1908年,锲而不舍的威廉终于获胜,州议会批淮密大建立新闻学院,并任命他为院长。威廉立即出版了《密苏里学人》报,为新闻学子提供了一个实习基地。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正式开课,由此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威廉对世界新闻业的另一贡献是首创记者守则,他提出新闻是一种专业报纸要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有承载公意的责任要保持正确与公平并为读者的最大利益服务,坚持超然地位,不为成见和权力的贪欲所动。这些见解被认为是新闻记者的戒律,被镌刻在华盛顿国际记者俱乐部的铜牌上。威廉从未进过大学,但却拥有三家大学的名誉学位。1931年就任密苏里大学校长。

威廉的第三大贡献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领域推广新闻学。他的足迹遍及四大洲,他曾在1914年至1928年间次踏访中国, 每次都给中国新闻界以巨大的影响。

改变世界播报

编辑

当年轰动天下的新闻,诸如民国时期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河南大灾荒,袁世凯的二十一条秘闻,张作霖被炸死的阴谋等等,都出自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人的笔下。客观地说,他们为中国当时贫瘠的国际情报与国际舆论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帮助。而这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无名而伟大的英雄。

汤姆斯·密勒--为中国革命声援

八国联军报道

汤姆斯·密勒是“密苏里帮”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创始人威廉是个密苏里新闻理论的推行者,那么密勒就是密苏里新闻实践的身体力行者——他是以记者身份最早到达中国的“密苏里帮”的先锋人物。在密大,DG游戏虽然密勒学的是冶金采矿,但他志在新闻,1895年毕业不久就投身《圣路易斯报》, 后来加盟《纽约先驱报》,并成为该报一名驻外战地记者。义和团时期,他被派到中国采访。目击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掠夺基行,他开始同情中国。他在报上谴责联军的报复行为是犯罪。他写道“列强已经被狂乱的报复情绪所支配,它们正在嘲弄世界和平。9月、10月和11月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把战争拉回到了‘中世纪’。在世界的道德氛围方面,它给未来一代留下了一个污点”。

密勒氏评论报

辛亥革命报道

密勒进入中国时,正是美国经济向远东拓展之际。他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长,1911 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大陆报》, 该报最大的投资者是美国政治家兼芝加哥产业大亨葛兰(Charles R.Crane1858——1939)。葛兰曾任塔夫脱总统(William Howard Tafy)驻华公使,在中国有很多投资。当时中国的一些西方报刊只注重反映西方人在中国的生活和动态,而鲜有对中国人的报道。《大陆报》意在报道中国事务,试图打破过去西方报纸“漠视中国本地新闻”的格局,为华人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论坛, 维护中国的尊严。1911年,长江洪水泛滥,英人投资的上海《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对此视而不见,而密勒则派记者克朗进行现场报道。当年10月,《密勒氏评论报》披露了辛亥革命,欧博注册并辟出版面介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使美国了解和同情这些革命党人。《大陆报》很快就遭到了报复,老牌的《字林西报》阻遏人们购买《大陆报》的股票,并怂恿客户撤回在该报上的广告。初露锋芒的《大陆报》垮台了,1915年密勒辞去该报主编。1917年,在葛兰的支持下,他又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此时,他请求自己的同乡、密大新闻学院院长沃特·威廉为该报推荐一名助理编辑,威廉推荐了刚刚毕业的约翰·鲍威尔。

远东十年路,桃李满天下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之间,远东活动着大约50名密大新闻学院出身的记者, 其中有30名在中国,这都是因为密勒在中国的关系。密勒搬来了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的鲍威尔。几年后, 鲍威尔又聘用了手持威廉院长介绍信的斯诺,《密勒氏评论报》成了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基地,也是“密苏里帮”源源不断通往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院长威廉被称现代新闻业之父,而密勒则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中国之父”。密勒似乎有一种责任感,就是要将“美国中西部的记者输送到世界各地”。而他的许多精神特征也都深深影响了“密苏里帮” 的每个成员。斯诺曾表示密勒的反殖民、反帝、主张民族的平等和独立, 以及共和等思想对自己影响很大。

在密勒早期创立的《大陆报》旗下,集合着一批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的中国学人, 比如董显光、吴嘉棠等,这些人是美国新闻业注入中国的“第一滴血”,后来成为中国国统区新闻业的栋梁。

密勒在中美之间的新闻沟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鼓吹下,欧博代理清政府设立了新闻局, 由于他的努力,中国人的正面形象开始出现在西方媒体上。后来密勒的兴趣逐渐转向了中国政治他是“凡尔塞和约”中国代表团的顾问,他为中国政府起草了首个政府代表团文件。1922年,他把《密勒氏评论报》多卖给鲍威尔,自己则去中国政府做全职顾问。1925年, 他重返新闻界, 担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 但因在报道中持强烈的反日立场, 被该报解雇。自1929年起, 密勒担任蒋介石政府的顾问,1935年辞职。

密勒在中国一直盘桓到年,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上海美国记者俱乐部门口摔伤, 遂转回美国西亚图疗养, 因癌症于次年逝世。

埃德加·斯诺——密苏里帮集大成者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由于成绩优异,密大新闻学院曾批准他跳级学习,并让他当《堪萨斯明星报》的驻校通讯员。被誉为"发现红色中国的哥伦布"的斯诺,最初却是靠密苏里大学海外校友的牵线来到遥远的中国。1928年,他怀揣母校教务长的介绍信抵达上海,交给当时美国在远东最老资格、影响最大的英文周刊《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这位校友留用斯诺,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辉煌的新闻生涯。

日本的不宣而战

斯诺的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通过大量通讯报道,反映中国民生凋敝的现状,向世界报道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他赴东北采访。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他又在现场目睹了上海4万多工人举行的反日大罢工,支援十九路军对日作战。在题为《远东战线》的报告通讯集中,斯诺揭露了日本“不宣而战”的事实真相。

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爆发当天,斯诺联络了好几个国家的记者到示威现场采访。他和夫人海伦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横幅标语之下。那时萧乾在天津《大公报》工作,从当晚的新闻电讯稿中获悉游行的壮举以及学生被殴打受伤一事,次日赶回北平,陪斯诺夫妇走访几家医院,慰问被打伤的同学。当年6月,斯诺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的特派记者,但仍在燕大兼课,积极从事燕大新闻学会的活动。由于以斯诺夫妇为首的众多中外记者的努力,“一二·九”运动的消息很快传播到全世界。 [1]1936年,斯诺在《星期六邮报》上预言:“日本不久要招来一场行将震撼全世界的抵抗。” 次年,日本果然悍然发动侵略大战。

《红星照耀中国》

《密勒氏评论报》为斯诺提供了建立功业的最初平台,而在同情中国革命方面,斯诺比鲍威尔走得更远, 他于1933年前往北平一面为美国报纸撰稿,一面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教书,并开始与中共地下党人接触。1936年, 他辗转到陕北红区采访了红军,翌年发表《红星照耀中国》,成功地将中共搬上了世界舞台。该著作是“密苏里帮”在中国新闻实践的重要里程碑,斯诺由此成为“密苏里帮”的集大成者,他的名气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前辈—无论是威廉、密勒还是鲍威尔。

战乱中的丰碑 当代国际司马迁

毛泽东把自己的很多“第一次”给了密苏里的这位高材生。斯诺“提着脑袋到苏区采访”,成了毛泽东平生会见的第一位外国记者,并在窑洞里享用毛夫人贺子珍亲自下厨的家宴。全国亿万人民都熟悉毛泽东头戴红星八角帽的照片。但鲜有人知的是,毛头上的军帽,属于摄影者斯诺。照相当时毛的头发很长,斯诺说,扣顶缀有红五星的军帽,更像红军领袖。但身边没有,站在旁边的马海德医生临时为斯诺摘帽并扣在毛的头上。斯诺根据苏区见闻写就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与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一样,成了新闻学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会见的第一位美国记者,又是斯诺(1960年10月)。斯诺那次访华还成了第一个被批准采访拍摄解放军的西方记者。毛泽东笑说,“别人不行,你是例外”。文革爆发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记者,还是斯诺。1970年国庆大典,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天安门城楼与毛并肩站立的,是年逾花甲的外国老头斯诺,巨幅照片翌日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当时华府的中美问题专家分析,这是预示两国关系将有重大变化的一个信号。果然,尼克松第二年宣布基辛格已结束北京的秘密之行,他本人亦愉快地接受中国政府的访华邀请。

“I am a Missourian!” (我是一名密苏里人)

当人们质询《红星照耀中国》的真实性时,斯诺回说:“我是一名密苏里人。”这是一句得到广泛认同的美国谚语——因为密苏里人崇尚“拿出证据,眼见为实”,“我是一名密苏里人”就是说“我尊重事实”。而这正是“密苏里精神”的核心。“密苏里精神”的另一有力特征是冒险精神。从米勒到斯诺,“密苏里帮” 的每一位记者都是冒险家。美国中西部的山野和旷谷陶冶了他们遨游天下、四海为家的精神。也许此种渊源可以追溯到密苏里资格最老的记者兼小说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一—几乎所有的”密苏里帮” 分子都提到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己的影响。“密苏里精神”还包含着博大的同情心,即同情弱小民族、反对强权、反对压迫、崇尚平等。在抗日战争中,“密苏里帮”的记者无一例外地站在中国一边就是明证。在“密苏里精神”中,“中国情结”是最突出的特征,从密勒时代开始的“沟通中美交流”, 到威廉在1920年代对中国报业复苏的殷切期望从鲍威尔信奉的“帮助中国抗日责无旁贷”到斯诺嘱后人将其部分骨灰埋葬在他曾任教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都反映出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情结。

“密苏里帮”鼎盛时代以斯诺1942年回国为标志结束在194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期近年的冷战中,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对中国的影响终止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 密大新闻学院与中国大陆新闻学界恢复了联系,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美国新闻学对中国释放影响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并始终是中国新闻学子心中的圣地。 [2]

中国传媒关系播报

编辑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的大门口至今仍守着两头雕于中国明代的石狮,这两头猛兽原来蹲踞在山东曲阜的孔庙,后在1931年由国民党政府赠送给该学院。

密大新闻学院两只石狮子

《大公报》著名记者萧乾,曾经是斯诺在燕京大学(北大前身)执教时的学生。作为在中国最早设立新闻学科的北大,自然受到密大的熏染。斯诺受当时北大校长司徒雷登之邀,于1933年至1935年在新闻系开设“新闻特写”和“旅游通讯”课程,刚从辅仁大学西语系转到北大新闻系的萧乾,成了他的得意门生。萧乾毕业时,斯诺夫妇送给他一皮箱英文书,可惜后来焚于日军侵华的战火。萧乾作为《大公报》驻欧洲的记者,随美军采访时,在刚解放的巴黎巧遇采访苏联红军的斯诺。它乡遇故知,恍如隔梦。直到1960年,斯诺作为美国记者重访中国,向负责接待的老舍打听萧乾的情况。老舍的回答是:“萧乾在人民公社欢快干活,对写作已毫无兴趣。”其实,《大公报》一代名记萧乾,正在国营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大公报》是唯一获得密苏里新闻奖的中文报章,那是60多年前的荣誉了。该校关于新闻机构获奖名单里有一栏:“Ta Kung Pao ChungKing China 1941”(中国重庆大公报1941年),往前看还有“Tokyo Asahi 1936”(东京朝日新闻,1936年),“Times of India,1938”(印度时报,1938年)。密苏里新闻奖(The Missouri Honor Medal)分机构、个人、年度奖三类。全世界大牌新闻机构几乎都得过奖,《大公报》只能说在中文报业中是唯一。获奖单位甚至外延至节目制作组或行业协会,如:CBS“60分钟时事节目”,韩国汉城的“SungKok Journalism foundation”,美国广告协会,ABC体育频道等等。

但获得密苏里个人奖的中国传媒人却不在少数(包括在中国从事新闻业的外国人)。如:任职上海《中国评论周刊》(China Weekly Review)的Powell·John·B,1942年;任职中央通讯社的卢祺新(David Lu C.H,1948);曾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的董显光(Tong·Hollington,1957)。中国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海峡两岸各有一人获个人奖,即中央社的Hsig-yeh·Ha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P.R.China)的Xiliang Feng。密苏里新闻奖授予中国传媒人的最新记录,是1997年台湾淡江大学(TanKang U)的Chang shuhua。

密苏里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很多人才。第一个负笈美国学新闻的中国人,应是董显光,他于清宣统元年在教会帮助下半工半读,获密苏里大学生新闻学士学位,并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刚成立的1912年进入攻读硕士。他后来成了蒋介石的外交重臣,不论是访印度、参加开罗会议、宋美龄赴美国国会演讲,董都是贴身随员。曾在上海《大公报》任职、与戈公振创办报学系的汪英宾,也是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生。他在美留学期间撰写的《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是历史上第一本记述“中国新闻史”的著作。曾任《中央时报》社长的马星野,亦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校友,1962年他获母校颁“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00:09 最后登录:2024-09-20 0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