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宁汉分裂”始末 关键词: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前因: 贺胜桥决战,DG游戏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贺胜桥决战后,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蒋介石则带领北伐军开始进攻盘踞东南的孙传芳。 ▲贺胜桥战斗详报 后果: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汪精卫屈服于国民党内的压力,同共产党关系转向敌对,并同南京的蒋介石开始合流。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 详细过程 一、背景 1927年3月,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与北伐军司令蒋介石分别据武汉与南京自立国民政府,欧博注册史称“宁汉分裂”。“汉”指的是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而“宁”指的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北伐战争开始后,原先争斗不休的国民政府开始紧密团结,共同对抗北方的大敌。但是,当盘踞长江流域的吴佩孚与孙传芳被北伐军击败时,原本团结在一起的国民政府却再一次走向了分裂。 ▲北伐时期的蒋介石 二、国民政府走向了分裂的原因 事情还要从北伐军收复武汉说起。贺胜桥之战后,欧博代理原本盘踞湖北的直系军阀吴佩孚被打垮,国民政府重新收复了武汉。作为武昌首义之地,武汉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有特殊政治意义的重镇。 此外,武汉控扼长江与南北交通的要道,对于北伐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国民政府由广州正式迁往武汉。迁往武汉的国民政府在制度上作出了巨大的更新,欧博官网原先的国民政府主席一人负责制被改成委员会群体负责制度。 在这一改制中,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在国民政府中具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但是作为代价,原本国民党左派领袖的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却失去了作为领导的国民政府主席的一言九鼎的位置。在汪精卫政治权力下降的同时,蒋介石的权力却在不断上升。 ▲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1925年8月20日) 三、蒋介石对民国政府的影响 作为国民政府军队领袖的蒋介石原先并非国民政府的高层人物,相比孙中山的指定继承者汪精卫,欧博娱乐蒋介石并没有如此雄厚的人脉和声望。但是在广州国民政府期间,蒋介石通过廖案调查和中山舰事件,逐步取得了政治权力与最高的军事权。 取得了权力的蒋介石开始向汪精卫发起了挑战,北伐战争正是蒋介石所期待的机会。战争的功勋使得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地位差距被不断消弭,国民政府的分裂由此埋下伏笔。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 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而北伐军则在蒋介石的率领下进攻东南的孙传芳。蒋介石的崛起之路正是从讨伐孙传芳开始,走向了新的高峰。 经过在江西和福建的血腥拉锯战,北伐军攻破了孙传芳的外围防线,进逼孙传芳的统治核心江浙地区。共产党在上海发动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收复了上海,国民革命军也在工人武装接应下攻破南京。1927年3月,孙传芳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宣告瓦解,蒋介石统帅的北伐军掌控了东南地区。 在掌控了东南地区之后,蒋介石的政治野心越发膨胀。国民党右派对掌控着军权的蒋介石不遗余力地进行拉拢,而作为蒋介石军费主要提供者江浙银行财团,不断要求蒋介石与工人武装划清界限。 ▲南京国民政府 四、民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 在政治与财政的双重作用下,蒋介石开始倾向于同国民党右派联手,与国民党左派及共产党分道扬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屠杀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 在江浙财团和国民党右派的支持下,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正式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主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宁汉分裂的格局正式形成。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 宁汉分裂后,国民党左派人士与共产党纷纷聚集到武汉的汪精卫麾下,支持汪精卫对抗决意投效反革命的蒋介石。武汉方面下令开除蒋介石党籍,而南京方面则通缉大批共产党人以针锋相对。双方一时间聚集军队擦枪走火,时刻处在开战边缘。 为了北伐大计,在桂系军阀李宗仁等中立将领们的调停下,南京和武汉方面同意不再相互敌对,而是各自进行北伐。宁汉之间的关系虽然依旧敌对,但暂时避免了沦入热战之中。宁汉之间的分裂暂时告一段落。 ▲宁汉分裂 结论: 宁汉分裂源自于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的争斗,而当左派与右派在反共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宁汉分裂结束并最终走向合流。 参考文献丨《蒋介石》《北伐军的反抗》《宁汉分裂》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