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皇冠有一篇记者的撰文刷屏朋友圈《我为什么从新京报离职》。文章中,做了十多年的记者痛诉了调查记者的心酸苦楚。 这一篇并不是开心学姐看到的唯一一篇有关调查记者的文章。现在调查记者的处境不由得引人深思。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调查记者现在只剩下175人。(其中,传统媒体中仅有调查记者130人。) 六年前的一次调查,DG游戏确定的调查记者样本有334位,而现在,调查记者共175名,比六年前减少了159名;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减少幅度高达57.5%,欧博注册新媒体机构新增调查记者数量比较有限,整个调查报道行业面临人才流失和队伍萎缩的严峻考验。在调查的74家传统媒体机构中,有30家媒体已经没有主要从事一线调查报道的记者。 我们想象一下,在重大新闻面前,欧博代理如果没有调查记者,结果会是怎样的?没有调查记者,就意味着没有真相。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调查性报道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欧博官网今天开心学姐就为大家汇总了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相关问题~ 一、何谓调查性报道 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构和变革, 调查报道行业比过去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困境。面对频发的舆情事件和扑朔迷离的新闻事实,这个时代呼唤调查记者的出现,却又普遍对调查记者真实的生存状况缺乏了解,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 (一) 调查性报道的定义 调查记者被视为新闻从业者队伍中追求事实真相、推动社会进步的标杆。在西方国家, 调查记者被认为是“媒体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者, 是西方现代民主的基石”;在中国, 调查记者同样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 被誉为“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最优秀的记者”, “比一般记者拥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和更强的专业意识”。 谈到调查记者必然离不开调查性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 调查性报道在新闻界就一直备受青睐, 不仅媒体将之作为一种出色、有效的报道形式, 而且受众对其喜闻乐见, 并将其作为媒体高质量的考量标准之一。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揭丑报道,杰克·海敦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暴露报道,它暴露政府和公共机构中的腐败行为和丑事”。 (二)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在中国,不少专业认人士认为,调查性报道有三大特点: 第一,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的调查; 第二,以揭发背后黑幕为目的的调查; 第三,必须是媒体自身独立进行的调查。 缺乏任何一点,都不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中国电视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发端于1995年央视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 二、调查记者人才流失的原因 1.新媒体的崛起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崛起, 削弱了传统新闻业的文化权威, 用户生产内容 (UGC) 、公民新闻、网络监督的活跃意味着传统媒体不再是事实真相的唯一提供者和舆论监督者的主力践行者, 由此导致组织化的调查报道和传统媒体雇佣的调查记者面临着社会影响力衰落的严峻考验。 2、舆论环境影响 伴随舆论环境的变化和新时期宣传报道力度的增强, 媒体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塑造社会认同, 对敏感性社会问题的报道加强了行政控制, 网络管理部门针对商业网站的深度报道重申了其不具备原创新闻采访权的规定, 由此, 客观上限制了调查报道的供应量。 3、传统媒体衰落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陷入发行下降、盈利亏损、人才流失等生存困境, 不少市场化都市报裁减甚至撤销了深度报道部, 且普遍压缩了用于调查报道的采访成本, “优秀媒体人的加速离职转型引发一些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衰落的担忧”。 三、新媒体时代下调查性报道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面临的机遇 1、媒介之间竞争激烈, 使其备受传统媒体的追捧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 各种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都不可避免地要争夺受众资源和广告资源,一般来说, 新媒体有更多的优势,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 调查性报道因其深度性、重大性而备受传统媒体的追捧, 而传统媒体因其多年来积累的报道经验和逐步建立起来的优良的新闻记者队伍使调查性报道更具公信力, 也使其超越普通新闻报道而成为新媒体时代突围的关键之一。广大受众需要调查性报道, 报纸更是离不开调查性报道。” 2、虚假新闻、网络谣言盛行, 使其重要性增加 新媒体在给受众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海量的新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受众带来一些困惑。它使得受众陷入信息恐慌, 因为受众没有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的识别度, 面对海量的信息, 他们很容易分不清孰真孰假、孰轻孰重, 对于信息会产生一种不确定性, 而虚假新闻、网络谣言的盛行更加剧了受众的信息困扰。 虚假信息层出不穷, 而网络新媒体因其门槛低、简单易用、监管不力更是成为滋生虚假新闻的温床。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就不免掺杂着许多的虚假新闻、网络谣言, 而此时调查性报道就可以起到澄清谣言、说明真相的作用, 给受众提供真实而深度的报道, 解决了受众的这一烦恼。此时, 信息的深度性更显得弥足珍贵, 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3、受众对信息的要求提高, 使其影响力扩大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受众可以从各种媒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只是提供基本信息的新闻已经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面对一个新闻事件, 受众想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是想要知道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是为什么发生的, 以及事件发生对社会的意义等信息。 可见表面层次的信息已经不足以满足受众, 受众渴望得到深层次的信息。随着受众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而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调查性报道恰恰可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 4、公民新闻在我国的发展, 给其提供选题参考 公民新闻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 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在我国, 公民新闻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日益膨胀, 公民新闻在我国的实践逐步开展, 并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 公民新闻的主体是非专业新闻从业人员, 虽然这使公民新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可信度, 也容易滋生虚假新闻, 但是不可否认, 平民的选题角度与报道角度可以为调查性报道提供选题参考, 还可以对调查性报道进行一定的补充。毕竟任何记者即使是资深记者也有自己触及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盲点。 (二) 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面临的挑战 1、报道本身的艰难性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 调查性报道从出现之日起就注定了其艰难性。既然是深度报道, 需要进行调查才可以获取新闻的真相, 那么调查性报道所调查的问题本身一定是错综复杂的, 也就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为进行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带来挑战, 可以说身体素质不行、意志力不坚强、观察力不敏锐的记者无法进行调查性报道。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也为记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但是调查性报道要求身体力行, 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记者有高要求。因此不是所有的记者都可以从事调查性报道。 2、外在环境的阻挠 即使记者本身可以应对困难, 外在的环境也为调查性报道的顺利开展提出挑战。一般而言, 调查性报道特别是揭露性的调查性报道一定会涉及相关的利益者,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往往会拒绝采访、避而不谈或者利用关系给媒体和记者施压。如果涉及权力, 采访和报道的难度更会大大增加。而且, 不排除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 或是拿钱堵住记者的嘴, 或是威胁记者的工作或者生命, 这些都使调查性报道难度增加。 3、易侵权而为世人诟病 记者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困难, 但是记者如果要完成调查性报道, 还有可能会面临侵权的危险。为了获取资料或者信息, 记者可能就要采取一些非正常的采访手段,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隐性采访。可也正是因为如此, 记者就会面临侵权的威胁, 很容易被起诉侵犯被报道者的隐私权、荣誉权等权利。 在特定的情况下, 由于无法突破外界的阻挠, 如果想要获取真相就必须进行隐性采访。而进行隐形采访又极易侵权, 这也是调查性报道为世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四、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调查性报道 (一)当下比以往更加需要调查性报道 虽然调查性报道渐行衰落,但调查性报道的社会期待并未减弱。美联社执行主编布莱恩·卡罗维兰诺在2017年CGTN全球媒体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当下比以往更需要调查性报道。” 1、结构性社会问题需要深掘和呈现 调查性报道的黄金期往往与社会问题突出紧密相联。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 一些累积的结构性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 官员腐败、贫富悬殊、资源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每一类问题都深深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此时, 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必须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让那些深层的社会问题通过具体的新闻事件揭示出来, 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2、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频发呼唤问题真相 近两年, 一个新奇的词汇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词——后真相, 其内涵是指事实的真相本身已不是引起人们关注的核心, 取而代之的是关于事实的情感和观点, 人们被事件中的情感和立场所左右, 并不在意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这就为新闻反转提供了土壤。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频频发生反转的现实已改变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态度。当源自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快速广泛传播时, 人们习惯于冷眼旁观, 坐等新闻反转。这种戏谑的态度一方面表明人们对于后真相时代新媒体平台信息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事实真相深度调查的专业报道的期待。 3、 碎片化阅读不改受众对信息的深度需求 新媒体的确改变了人们的信息阅读方式和习惯, 碎片化阅读是其突出特点。虽然大多数受众日常的阅读需求是碎片化信息的快餐式消费, 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情并没有降低, 面对充斥于各类平台的简单浅层信息, 人们常常追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 我们时常在评论区里见到各种不满于或简单或娱乐化报道的留言, 反映了人们渴望通过深度报道实现对社会的深刻认知。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很正常, 因为碎片化的浅层阅读只是一种消遣方式, 它并不妨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调查性报道的期待。 (二)主流媒体如何重塑调查性报道品牌 主流媒体拥抱互联网的正确态度理应是树立互联网思维, 重塑调查性报道的品牌。简单地说, 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思维, 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 1、重新认识和定位主流媒体赢得用户的“拳头产品” 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既有媒体自身的品牌资源优势, 也有专业人才优势, 做好调查性报道的能力毋庸置疑, 重要的是媒体人对自身的重新定位。当传统媒体着力与新媒体拼报道动态、拼报道速度、拼报道软度时, 实际上是拿自己的“短板”拼别人的长项, 无疑是自毁品牌, 把自己从主流逼向边缘。唯有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 在报道主题的发现、报道深度挖掘上下功夫, 时时生产出有影响的调查性报道,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生产力资源优势, 赢得充足的“信源”优势。 尽管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已发生改变, 但来自传统主流媒体的优质新闻报道仍是人们的重要选项。这些内容是主流媒体的核心拳头产品, 也是人们评价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 即使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传统主流媒体仍必须坚守阵地, 打造权威拳头产品, 如调查性报道, 以内容赢得受众, 赢得市场。 2、从用户的需求中感知社会痛点、寻找报道选题 与媒体记者的视野有限性相比, 分布广泛、规模庞大的网民群体为主流媒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选题, 他们在网络各处的发声有些就是调查性报道的好选题。网民发声大多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会, 他们的个人遭遇、个体或群体性困惑反映了社会的深层矛盾和问题, 为主流媒体做调查性报道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案例。这些选题既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也是社会的痛点。基于社会痛点和公众焦点的深度调查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深层的社会问题, 而且也会因为源于受众点题而广受关注。如此看来, 新媒体时代网民表达的自主性极大地拓展了主流媒体调查性报道的选题来源。 3、根据用户阅读偏好设计传播方式和流程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偏好碎片化阅读, 从读题到读文是一种常态的信息阅读习惯。这就要求传统的主流媒体在生产和传播调查性报道时要研究受众的接受习惯, 从各级标题的制作和内容撰写都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心理。表面看起来, 这只是一些技巧性的内容, 但实际上是对受众需求和阅读行为的研究和尊重。 开心学姐说: 各位新传考研er们,一定要认清新媒体环境下,虽然新闻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布莱恩·卡罗维兰诺所说:“当下比以往更需要调查性报道。” 本文参考文献: [1]张志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 [2]高敏.新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3]何志武.主流媒体做好调查性报道的重新定位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