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共和国欧博注册历任教育部长(1949

时间:2024-06-27 02:3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0 次
共和国历任教育部长(1949-2021):半部当代教育史,教育,马叙伦,邓小平,杨秀峰,蒋南翔

8月20日,欧博注册 全国人大表决,决定任命怀进鹏为教育部部长。

59岁的北航教授、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怀进鹏成为共和国第16任教育部长。

「师说新知」整理了教育部历任部长简历,对其中主要的几位部长当时的教育发展大背景,及其施政理念做梳理。供各位读者参考。

#01

首任教育部长和高教部长

第一任:马叙伦(任期:1949.10-1952.11)。1949年至1952年是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从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高等教育部部长。

马叙伦(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汉族,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现代学者、书法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主要缔造人和首位中-央-主-席。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

马叙伦(左)

少年时入杭州养正书塾师从陈介石,读《黄书》、《民约论》等。后因主持正义,一次学潮后被校方除名。出校后刻苦自学,致力于六法训诂、经史、韵文兼治新学,曾任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新世界学报》主编、《政光通报》主笔,后又执教于广州方言学堂、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大学等。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聘邀马叙伦任北大哲学系教授。1922年夏,马叙伦出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此后,曾任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

马叙伦(前排中)

1949年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从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部长。

马旭伦的地位很高。看上图一、二可知。不展开。

对了,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最初是马叙伦的建议。

「教育」相关政策:“1952年高校院系(专业)大调整”

私立高校退出历史舞台。

1952年院系调整时,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全部被裁撤。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大同大学、同德医学院、私立南通大学、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等全国所有私立高校在院系调整中被裁撤,分别并入其他公立高校。

1952年6月至9月,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之前效仿英式、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苏联式的高校体系。

经过1952和1953两年的大规模院系、专业调整,全国高校由原来的211缩减为182所:综合大学14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1所,欧博代理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政法院校4所,财经院校6所,艺术院校15所,语言院校8所,体育院校5所,民族院校2所。

#02

哥伦比亚大学

政治学硕士

第二任:张奚若(任期:1952.11-1954.09)

张奚若(1889年-1973年7月),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本来打算念土木工程,结果对数学兴趣不浓,便攻读政治学。同在哥大的同学还有胡适、陶行知、宋子文、孙科、蒋梦麟等人,张奚若在这儿还结识了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 191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回国历任北京国际出版品交换局局长、大学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暨联大、清华政治学系主任。

张奚若(3排右3)

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等职务;

张奚若是有名的大学者,著有《主权论》、《社约论考》等。发表过《社约论考》、《主权论》、《自然法则之演进》、《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等论文。

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提议者。

#03

进步出身的

教育部长

第四任:杨秀峰(任期:1958.02-1964.02)

杨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河北迁安县。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左为杨秀峰早年照片

杨秀峰出身书香门第,曾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并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早年参加-革-命,欧博官网是创建晋冀鲁豫边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建国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现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五届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任内主导完成了交通大学西迁等工作。

1956年9月,交通大学在西安举行开学典礼

教育」相关政策:高等教育部的成立与撤销

高等教育部是指主管高等教育的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52 年 11 月成立。

宗旨:统一与集中管理高等学校,加强对它们的改革和整顿,设有办公厅、综合大学教育司、工业教育第一司、工业教育第二司、农业卫生教育司、中等技术教育司、留学生管理司、教学指导司、计划财务司、学校人事司、政治教育处、工农速成中学教育处、基本建设处、翻译室、学生实习指导委员会、俄文教学指导委员会。机关刊物为《高等教育通讯》。

为加强对全国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1958 年 2 月,决定将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为教育部。

1963 年,又一次决定两部独立分设,1964年3 月开始与教育部分开办公。

1966 年,两部再次合并为教育部。

#06

武汉大学肄业

曾长期主管

原子弹研制

第七任:刘西尧(国-务-院科教组组长(1971.07-1975.01) ( 教育部长:1977.1-1978.3)

刘西尧(1916~2013.08),祖籍湖南长沙。少将军衔,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原部长,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老红军,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34年,刘西尧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大物理系,在珞珈山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

1936年8月,20岁的刘西尧领导了武汉大学响应北平“一二·九”的游行活动。

同年11月,欧博娱乐尚未从武大毕业的刘西尧赶赴红安县七里坪,毅然踏上了从戎之路。后出任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先后在鄂东、鄂皖等地区工作。

1963年,刘西尧从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副主任的岗位上调任二机部副部长,主抓原子弹研制工作。1963年,刘西尧晋升少将军衔。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刘西尧是这次试验的副总指挥。

1977年,刘西尧出任教育部长。刘西尧任内负责实施1977年恢复高考。

「教育」相关政策:恢复高考的见证者与实施者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过问和部署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1160万人。这是世界考试史上考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技教育界知识分子座谈会上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他还说,他在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知识分子”,他愿意给大家当“后勤部长”。

在会上,武汉大学化学系的一位副教授强烈呼吁:从今年起就改进大学招生办法,讲了现行招生制度的四个重大弊端,邓小平问大家:“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大家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

邓小平果断地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接着又问在场的刘西尧,“你们教育部的那份报告送出没有?”刘西尧回答说:“上午刚送出。”邓小平作了一个坚决的手势,“那还来得及,把它追回来。”

邓小平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07

双肩挑

又红又专

第七任:蒋南翔 ( 1979.2-1982.5)

蒋南翔(1913.9.7-1988.5.3),江苏宜兴人,欧博allbet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 。

1932年9月入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学习。蒋南翔是“一二·九”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他是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市西郊区党委委员。 1935年,在著名的“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中,作为领导者之一的蒋南翔受上级党组织委派,起草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同胞书》,其中就有著名的“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口号,当时影响巨大。

1952年12月,蒋南翔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建立了著名的清华辅导员“双肩挑”制度,影响深远。1955年10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委第一书记,1959年底后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高教部部长、党委书记,仍兼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1979.2-1982.5任教育部长。

「教育」相关政策: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

#09

兼任国家教委主任

李-鹏(1983年6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5年-1988年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

1941年至1946年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中学、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48年至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

1979年至1983年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华北电业管理局党组书记,电力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这是第一次高配教育部长,显示高层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后面就不展开了。

「教育」相关政策:1980年代,邓小平抓教育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出席了闭幕式,系统地论述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他深刻地阐述道,“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的质量。一个10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这次会议有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提议把钱省下来搞教育,闭幕式只有短短的18分钟,邓小平同志讲话只用了13分钟。

1986年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正式把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政策转变为法律条款,从而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他亲自计算了到本世纪末“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办教育”的可能性。

1988年,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0

第二位

高配教育部长

李铁映,1936年9月生,湖南长沙人,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9月参加工作,捷克斯洛伐克卡理士大学物理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88年至199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再次高配教育部长。

和他的前任一样,李铁映也是一位老-革-命的后代。

「教育」相关政策:1990年代,高教改革启动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逐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先后将637所高校合并组70所多科性和综合性的高校。

撤销部委办学,面向市场办学,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是主要方向。延续至今。

#11

共和国自己培养的

大学生部长

第11任:朱开轩(1993-1998)

朱开轩(1932-2016),1932年11月生,上海市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2年至1958年先在北京大学干部补习班学习,后考入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

1958年9月起,历任北京航空学院研究室副主任、系副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和代书记。

1978年10月至1985年5月,历任北京航空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务长、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党委书记。

1985年6月起,历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1988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教育」相关政策:迎接新世纪,科教兴国战略

1993年,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同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5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面向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建设。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一最为重要的教育基本法律。

1996年,国家在制定国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过程中,又确定了我国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8年,国-务-院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的任务之一。

#13

院士部长

第13任:周济(2003.03-2009.10)

周济,1946年8月出生于上海,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市市长,教育部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长。

1970年周济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后到新疆工学院工作 ;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考取华中工学院研究生;1980年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84年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进入华中工学院工作;198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至1997年担任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1997年开始担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至2002年担任武汉市市长;2003年至2009年担任教育部部长 。2010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

周济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数控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教育」相关政策:周济:中国政府从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

中新网北京2004年1月6日电 教育部部长周济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

周济说,不能把教育同其他产业、教育同企业等同起来,如果政府提倡教育产业化就会导致追求教育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会对教育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作用。

周济说,我们一方面特别强调教育是一个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为教育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中国也是发展中的初级阶段,因此教育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进教育成本分担,但是这跟教育产业化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借此机会就此说明。

周济说:“我也知道海外有一个报纸谈到这个问题,它提了三败笔,这篇文章影响很大,我仔细拜读了。”

周济说,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对群众,对学生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

#15

可能是最受关注的

教育部长

第15任:陈宝生(2016—2021年)

陈宝生是甘肃兰州人,1978—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曾任甘肃省酒泉地委书记,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等职,2008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16年起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2021年7月卸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教育」相关政策:陈宝生谈教育问题

任职教育部以来,陈宝生在媒体上有着较高曝光度,谈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他幽默的话风和频出的“金句”广受舆论关注。

提到校外培训机构,他曾说,那些培训机构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广告词,很多都是鸡汤加忽悠。“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

对于孩子减负,他提到,“不减负,学生不高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对于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他曾说“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

“‘双一流’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完)

联系主编

「师说新知」刊名

承蒙书法家沈墨先生题写。

特此致谢。

微信号公众号:i-shapo

教育|未来|观念现代化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10:09 最后登录:2024-09-20 1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