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ABG官网-欧博官方网址-会员登入

财经记者:从零到皇冠一,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时间:2024-06-10 05:4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9 次
财经记者:从零到一,皇冠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湃客:深度训练营 2021-11-04 16:56 财经记者:从零到一,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原创 施嘉翔等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12 个内容 #深度营 33 个内容/ 记者手记 /作者 |

财经记者:从零到一,皇冠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湃客:深度训练营 2021-11-04 16:56

财经记者:从零到一,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原创 施嘉翔等 深度训练营 收录于话题#记者手记 12 个内容 #深度营 33 个内容

/ 记者手记 /

作者 | 施嘉翔 周荣旺

编辑 | 张馨尹 冯平 胡世鑫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十一篇,我们采访了财经记者张明丽、徐多(化名),聆听她们从零基础新手成长为成熟财经记者的故事。

财经的专业门槛很高,至少在我们的想象中是这样的,但接受采访的两位财经记者,却都是近乎零基础进入的这个行业。

在起始阶段,她们确实感受到了跨过这道门槛的艰辛:掌握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克服自己与陌生人交流的恐惧、从零开始在行业里建立起人脉资源......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成熟的财经记者,她们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跃过门槛

在正式成为财经记者之前,徐多(化名)是有些抗拒的:本科德语、研究生新闻学专业背景,没有任何相关的实习经历,“我连自己报社的稿子都读不懂”。

而在此前,她怀揣着调查记者的梦想闯入传媒行业,却意外地进入了一家广告杂志,平日里和各类广告公关打交道。有些程序化的生活略显单调乏味,DG游戏工作一年半后,她决定离职换个环境。

此时,徐多对于未来的报道方向仍有些迷茫,机缘巧合下她进入了一家财经媒体,分管编辑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如果金融报道做好了,以后可以胜任任何方向的报道”。

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试错的机会。

拿到《财经》杂志offer的时候,张明丽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没有财经知识基础,没想到试稿会通过。

大四那年,张明丽曾尝试跨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但没有达到一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成绩出来后,因为得到了新华社二级单位的留用资格,她便放弃了调剂的机会,正式进入传媒行业。

官媒的报道领域广且受限。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她发现自己更喜欢垂直的媒体,她想深入挖掘一件事,做能引起公众思考的报道。

在《财经》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张明丽意识到自己在财经领域的知识有所欠缺,于是她用一整月的时间系统学习了北大慕课的宏观经济课程,又找朋友要了本科阶段的经济学教材,自学了经济学基本原理。

“财经新闻确实有一定门槛,但这个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如果你真想去学习的话,也是可以做到的。”

张明丽于北大未名湖拍摄

徐多也是如此,欧博注册在接到通知将于3月份正式开始跑基金条线后,她每周都花费大量时间补充经济学知识。

起始阶段是极其痛苦的,她买来《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两本证券资格考试的书籍,从最入门的环节开始学习。

每一个专业名词对她而言都那么陌生,查完名词解析往往也云里雾里。所幸,在她的“强行要求下”,一位金融系的朋友对她进行了魔鬼特训。

每周日下午,他们会约在咖啡馆里见面,“剖析名词,手把手教我读财报,经历一系列魔鬼特训后我才堪堪摸到门边。”

“我觉得金融知识通过纯自学是没法完全掌握的,要么就是实际应用,要么就是找专业的人讲给你听。”

面对困难

真正的难关藏在后面,入职之后,KPI指标和编辑的期待都压在了徐多的头上。

部门的基本标准是每周都要出一篇长篇的深度报道,“我根本写不出来,第一个月只交了四篇常规稿”。第一个月还没过完,许多的头上就长出了一根白头发。

对她而言,困难是从找选题开始的,大部分时候兴致冲冲地提交一个选题,往往都会被泼一盆冷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

除此之外,基金稿件很依赖人脉的积累,欧博代理而她从未涉足过基金圈,连基金公司的人都未曾联系过,更不必说基金经理。

为了找人,她几乎发动了周边所有的朋友,“只要跟金融相关,就介绍给我”。

报社的编辑把上一个记者留下的联络方式给了许多后,她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能跟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打电话、建立联系。

进入《财经》杂志后,张明丽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看不懂专业名词,而是如何与陌生人“打电话”。

与第一份工作接触的人群不同,在《财经》,很多采访资源都需要张明丽重新开拓。刚在《财经》工作时,张明丽和采访对象联系总是很难迈出第一步,等到截止日期快到了,才“抗拒”地拨出号码。

直到去年9月份,这个心理障碍被“突然破开”。

当时张明丽正在北大财经班进修上课,接到了需要在几天之内出一篇封面稿件的通知。为了赶进度,她与同组的另一名记者分工。另一位记者负责采访,她负责写作。

看到同伴发来的录音转写,张明丽忽然发现“内心的隔阂自然而然地打破了,我忽然感觉跟陌生人聊天并没有那么困难了。”

张明丽参加2020年度《财经》奖学金项目毕业典礼

在张明丽看来,这种心理障碍可能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在采访的时候,欧博官网不确定采访的效果是怎么样的,不确定采访对象说的东西能不能接得住。“我现在觉得只要多练习,把它当成日常吃饭睡觉一样,是能够克服的”。

在宏观与区域经济部门,张明丽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接上。

她需要清楚内部的分工情况,快速找到一手负责人,如果不能通过现有人脉直接找到负责人,就只能采用笨一点的办法,依次打电话,逐渐靠近核心,再一层层传递上去,过程中难免出现电话打不通、或者不接电话的情况。

河南暴雨发生的时候,奔赴现场的前三天,她每天都要打100多个电话。

正在进行时

在进行采访前,张明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你这篇文章有没有看点。”

在她看来,整理录音和文稿撰写的时间有长有短,但归根结底是线性工作,花时间就能解决。而采访提纲是未知的,要查很多资料,要看专家学者的观点,更要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大部分专家学者会要求先看提纲,因为专家研究的领域非常多,他能讲多少就取决于你问题的设置。如果你的问题很浅,他可能只会就你的问题进行分析。”

张明丽参与林毅夫课堂

徐多也是如此,在采访之前,她会花大量时间做案头工作,例如:选题涉及某个基金经理时,建立起一个大致的基金经理画像是必须的事情,包括参照之前的报道,看他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框架,偏重于哪个行业,以及他的业绩、管理的产品和规模大小、近期有没有大幅度的调仓行为等。

常规的基金稿是有“套路”的:第一段导语介绍,然后机构人士描述现象,做出点评再引用数据证明,第二部分即是各个机构对此次事件的看法。

起初由于知识的局限,许多觉得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可时间长了,她发现每一篇稿子除了数据在变动,其他的地方都是大同小异,“作为一个读者,我可能不会喜欢这样的稿子”。

后来在采访过程中,徐多会侧重对相关人物及其个性化内容的探讨一些私人性的问题,同样是涉及基金经理的采访,可以了解一下他最近在读哪些书,基金经理以前的经历,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近日调研中比较关注的问题等。

比之以往的常规稿件,她在写作时会有更大的满足感。

在未来的设想中,她希望自己的报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于专业人士,给投资者和机构;另一类是针对普通读者,他们会觉得文章是有趣的,同时能学到一些财经的基本知识。

和徐多一样,张明丽在写稿的时候,更倾向于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来写——从“普通人”的角度去梳理事件。

如果一个事情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她一定会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给交代清楚,“直接往上放术语和专家解析,会让读者的阅读体验变差”。

她在10月6日发表的中,除了加入律师观点,也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这个因暴雨遭到重大损失的家庭。

在她看来,写作归根结底是TOC的业务,记者不是在写论文拿给专家学者看,即使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可读性也尤为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多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想到9:30开盘,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

碰到市场异常,她会本能性地想“基金经理会不会关注这个东西?他们有没有调仓?”

时至今日,成为一名财经记者对她而言仍是正在进行时。

比起做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的现象,张明丽觉得财经报道是在提供一种有价值的信息,而这种价值是针对特定人群的。

她在做报道的时候会力求价值提供给他们,第一是精准的数据,第二是数据背后的逻辑,第三是数据背后的影响和对将来的研判。

在《财经》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明丽觉得自己当初偶然的巧合是正确的。领导会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控,但不会在细致末节的地方有过多的约束。“这里有很大的自由度,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

Q&A

Q:在招募实习生方面会有哪些硬性要求,会不会更青睐于有金融背景的?

徐多:

最重要的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懂就问固然是一种不错的品质,但如果在询问之前懒得做案头工作,张口就问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独立思考过程都没有,我会觉得你没有能力解决后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在此之下,是否具备相关的金融知识便显得没那么重要,当然,如果有,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张明丽:

我个人第一是先看匹配度,他的过往经历与我们要求的是否重合。然后其次的话会看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他的态度是否积极,是否愿意把事情做好。这跟每个领导的风格有关系,有的人可能就倾向于要一个什么都会的,但是我觉得说只要你肯学,肯做事,很多知识都可以后来学习。

我会希望他懂一些财经的知识,然后财经的背景是希望能够有,但因为大部分都是新闻系的学生,你很难要求他们进行过系统的经济学培训。最重要的还是文字功底要过关,不说词藻华丽,起码要文从字顺。

Q:如果一名大三的在校生未来有从事财经记者的想法,他在学校期间有没有可以准备的一些地方?

徐多:

首先如果不管你现在是大几,如果你想做财经记者,是要自己去建立一个最基本的知识体系的,你需要把证券基金这类最基本的知识都了解一遍,然后再去看专业的报道。

因为按照我以前的经验,看相关的财经报道,看完之后会有一点云里雾里的,尤其是那种专业性特别强的,你不知道其实这篇报道真正的价值在哪,而当你真的有一定的认知之后,再去看会清晰得多。

我不觉得财经记者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它确实需要门槛,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想做,那就能做。

张明丽:

首先可以阅读经济的相关书籍,这样会让你有一个知识的积累或者提升,这样你回头跟HR交流的时候,不会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也可以找公开旁听的课程,这都是你打好知识积累的第一步。

其次就要发动身边一切能发动的资源,比如你今天来采访了我,他就可以问你要我的微信,然后来跟我争取实习的机会。这个也是记者一个必备的技能:不断挖掘人脉。

第三的话,我是建议你们好好写简历,优秀的学生很多,你可能真的做了很多事,但是体现在简历上却很少。我们筛选实习生的时候,也只能通过简历来认识你们。

现阶段的话,你们要是考虑好了人生的发展方向,就要把自己精力集中;如果没有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做这方面的,可以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然后看自己究竟喜欢什么。

张明丽

《财经》杂志记者

徐多(化名)

财经记者

原标题:《财经记者:从零到一,也是正在进行时|记者手记》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00:09 最后登录:2024-09-20 0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