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张令强研究员。 【人物小传】 张令强,欧博男,籍贯江苏沛县,中共党员,1976年9月出生, 1997年7月烟台大学本科毕业,2000年8月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贺福初院士。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军空间生物学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业技术6级,目前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 作为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等在内的课题十余项,作为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医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4篇,累计影响因子370;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1完成人)、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5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第7完成人);2007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8年入选总后科技新星;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2012年入选总后科技银星,总后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标兵,军事医学科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14年入选全军学科拔尖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5年获树兰医学奖青年奖,入选国家科技部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6年入选北京市高创人才计划。获1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2013年以来,关于军队改革的传闻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次改革,皇冠完全是以战斗力作为衡量“进退去留”的根本标准。 作为基础领域的科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的张令强研究员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但是,无论是团队领头雁,还是年轻的骨干力量,张令强和他的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近两年,他们先后在《自然-细胞生物学》(影响因子19.679)、《自然-医学》(影响因子27.363)、《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1.470)、《细胞研究》(影响因子12.413)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科研论文,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教授的好评。 正所谓,胸怀大志,才能做到心如磐石。我们只有了解张令强的成长经历,才能寻找到这个答案。 生命科学大楼里起航的“雏鹰” 在北京五棵松桥南,有一幢正方形绿白相间的房子,这里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生命科学大楼。 2007年12月,31岁的张令强博士,从这里走进了世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作为百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隆重表彰。这一年,可谓是张令强雏鹰振翅飞翔的第一年。 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大学生,迅速成长为2008年原总后勤部系统最年轻的正教授,DG游戏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保持纪录到今,张令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一个“小鸭”变“天鹅”的传奇。 事实上,2000年,张令强同时考取了北京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由于导师贺福初教授的个人魅力和军队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他毅然选择了军科院,这一呆就是16年。 “贺教授在报告中讲了很多国际前沿的知识和理念,他谈古论今,视野广阔,思维活跃,风趣幽默,我就是在这堂课上首次了解到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前景。1999年12月31日,我印象特别深,因为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天,我慕名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向他咨询报考博士的事情。那次谈话非常投缘,谈了两个多小时,这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每当谈及此事,张令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样出身贫寒,同样勤奋求学,欧博注册同样对科学无比热爱,同样靠自己的拼搏来取得进步。一席深入交流之后,当24岁的张令强迈出生命科学大楼时,他回望这座科学殿堂,被她强烈地吸引,他梦想自己能够从这里腾飞。 开放的科研环境造就国际一流 16年来,张令强的实验室就在这座楼的5层。作为课题组长,他带领的团队博士、硕士已多达30人,其中包括与清华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301医院等联合培养的学生。 多年来,贺福初院士严谨的科研作风,敢于争当国际第一的精神深深激励鼓舞着张令强。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就显示出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优良品质,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因工作勤奋刻苦,2003年6月,他获得了全院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博士论文等多项荣誉,并因成绩优异留所工作。毕业后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兢兢业业,勤奋踏实,依然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欧博代理成了人人皆知的“夜猫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初,张令强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刊物《欧洲分子生物学杂志》发表论文,影响因子10.492,是当时全院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之一。这篇文章后来还获得了《自然-中国》的评述。 2005年,张令强也曾经有过到美国留学的念头。因此,他没有参加研究所给年轻人才提供30万元经费支持的“雏鹰计划”。 杨晓明所长知道张令强有思想顾虑,所以就跟他讲:“你只管参加,所党委破例允许你在合同期间出国学习。”事实上,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对人才的政策很宽松,激励机制比较完善。上世纪80年代,该所就率先实行了课题组长负责制,90年代以后陆续推行了“雏鹰”、“青苗”、“绿叶”、“彩虹”等计划。张令强虽然因为承担课题任务等原因没有出国留学,但科研水平却做到了国际一流,也是同这个良好环境分不开的。 博士毕业后不久,考虑到张令强突出的业务和较强的协调能力,贺福初院士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课题组长,经常安排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课题申请与进展汇报会,迅速锻炼与提升了他的能力。院所领导的全力支持让这只“雏鹰”开始振翅飞翔。 “1+X”团队格局奋力冲击世界学术期刊“皇冠” 挑起课题组长的重担后,张令强更加注重开阔研究思路,学习国外同行的优秀文章。他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重点基金、杰青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在国际学术刊物先后发表了54篇研究论文,其中有11篇发表于影响因子10以上的学术刊物。2008年,他的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的调控骨骼形成的蛋白,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由于创新性强,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自然-细胞生物学》,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一篇《自然-细胞生物学》。同年,他以32岁的年龄破格晋升研究员。一年后,他又在肿瘤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成果再发《自然-细胞生物学》。 2012年2月1日,正值春节假期后刚上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张令强课题组联合香港、深圳科研人员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论文发表于《自然-医学》的好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公众的强烈反响,同期《自然-医学》杂志为该论文刊发了专题评论,指出该项研究实现了通过特异性地刺激骨形成、而不影响骨吸收来治疗骨质疏松症,著名综述类杂志《自然综述-风湿病学》将该技术突破作为研究亮点推荐,指出,这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广大患者纷纷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这项技术相关的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的进展。 “张令强骨子里有股干劲,特别细致,特别有耐心;很多人认为基础科学枯燥乏味,而他觉得非常有趣。” 高级实验师邢桂春称得上是团队里的老人了,工作几十年,陪伴了两任院士,但她对张令强研究员的品性修养、科学思路、管理能力、吃苦精神都是由衷地赞赏。 基础研究没有大风大浪的故事,有的只是寒窗数十载坚持不懈在查找资料,精心实验,核对数据,整理论文等等。但张令强对生命科学的好奇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正是由于这种热爱,让他能够16年的青春全部投入在一个实验室里,整天面对一堆透明的、白的、灰的瓶子等工具,不仅没有任何厌倦,反而觉得越来越快乐、轻松和舒适。 “我的导师贺福初院士经常说,一个人如果能把喜欢什么和能做什么统一起来,那将是一生的幸福。我最大的庆幸就是我热爱生命科学、崇拜军人,本来两者的职业似乎有些不相干,但在这个地方却能够完美融合。”张令强如是说。 “张教授平常言语不多,工作细致严谨,‘五加二、白加黑’,常常晚上加班到半夜,他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颗天然的‘夜明珠’,在普通人已经休息的晚上,他却依然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博士生张硌现在已经是307医院的科室副主任了,但提及张令强研究员,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在国家‘杰青’、求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总后‘新星、银星’评选中,张令强均是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可谓前途远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张学敏曾经这样评价他。 “我带学生的理念就是让想做事的人能做事,让能做事的人做成事,让做成事的人成大事。张令强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勤奋刻苦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还有一种特殊的军队情结。因此,我对他说,这个地方既可以满足你从军的愿望,又能围绕你的兴趣,发挥你的特长,从而最终成就你的梦想。事实证明,我兑现了我的承诺,他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2012年下半年,张令强被评为总后优秀大学生干部标兵时,作为导师,时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将军这样评价他的学生。 从一名普通的地方大学生,在短短16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国内一流的青年科学家,张令强的勤奋刻苦是前提,导师贺福初院士的悉心栽培是关键,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良好氛围是基础。 “我相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院的改革只会越改越好!”谈及即将到来的军级以下单位改革大潮,张令强研究员显得非常地淡定。“毕竟大浪淘沙,人是靠本事吃饭的,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任何时候,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是最根本的。” 目前,张令强带领的团队是1+X格局。也就是说,他一个正教授带着一帮学生军战斗,没有长期固定的干将。虽然这些年因为编制的原因,人才梯队建设难以得到保障,但这个团队的氛围非常好,目标明确,成果丰硕。 张令强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的科研论文能够登上淘汰率高达95%的世界学术期刊皇冠——英国《自然》杂志。2015年,借着埃博拉疫情全球暴发的历史契机,他的导师贺福初院士联合曹务春研究员、高福院士等众多科学家实现了这个梦想。 虽然冲击《自然》杂志主刊屡屡受挫,但张令强的奋斗目标决不轻易改变。因为这是他在学术上的梦想,也是导师贺福初院士寄予的梦想,更是中国科学家追求卓越的标志。(沈基飞)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