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东南亚摩托车市场规模庞大,DG游戏商机广袤,这里曾见证过中国摩托车企业“走出去”的短暂辉煌,也留下过深刻遗憾和市场教训。从地理环境来看,东南亚多山地,道路曲折狭窄,加上经济限制了很多人购买汽车的能力,欧博注册摩托车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1月24日,越南胡志明市,摩托车将一条主要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视觉中国) 美国Statista网站估算,东南亚摩托车销量到2028年将提升至1343.3万台。从当前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品牌占有率看,日系一枝独秀,其中本田一家独占67.5%,欧博代理雅马哈占比22.8%,其他品牌占比不足10%。 然而,在这一格局形成之前,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摩托车曾风靡东南亚,并一度将日系品牌逼到市场边缘。统计显示,欧博官网当时中国摩托车的市占率高达90%,但现在仅为1%左右。 梳理中国摩托车品牌在东南亚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价格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一台日本品牌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的售价约为2000美元,但中国摩托车进入东南亚市场后售价仅为日本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 以越南为例,欧博娱乐1999年,有20多个中国摩托车品牌蜂拥进入越南市场,在当时一台100CC(摩托车的排量为100毫升)日本品牌摩托车卖2100美元的情况下,中国品牌的售价一般在700—800美元,一些低端产品甚至低至500美元。价格优势下,中国品牌迅速抢占了越南摩托车市场80%的份额。 不过,在中国品牌迅速占领东南亚市场后,“价格战”非但没有停息,不同中国品牌之间的价格内斗反倒愈演愈烈,导致价格完全背离成本,也违背市场规律。研究机构KrAsia以越南市场为例称,在中国品牌价格战高峰期,一台摩托车的均价每个月都要下跌70美元。 受价格暴跌影响,中国产品的质量也开始下滑。首先,中国摩托车的返修率很高,小故障频发,不到3年就需要大修,四五年就报废。在油耗方面,中国摩托车的效率也不如日本摩托车。 当时,还有个别中国企业在越南搞“一锤子买卖”,向当地市场以超低价倾销中国国内市场的滞销产品,卖掉库存后就撤离,完全不顾售后服务。这虽然是个别企业的行为,却在海外市场败坏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早期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制造商当时缺乏品牌意识,也没有长期规划。相比之下,日本的摩托车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当本田等制造商开始推出中低价位产品,并推出了首付30%的贷款购买方案后,中国产摩托车在当地的优势就几乎丧失殆尽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