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牛烘烘学生也跟风 大学生开户加入炒股大军 来源:大众网 每天上午9点半,欧博注册不论是否上课,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大二的小王总会下意识地留意手机屏幕的显示时间,满脑子的“涨”“跌”二字使自己的神经瞬间紧绷。从2006年12月开户成为股 民起,这种状态已成为小王生活的常态,以至于后来他都能脱口报出9点半的时间,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的生物钟已经拨在 股市开盘这一刻。” 2006年以来,伴随沪深股市涨幅较大的行情,省城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学生炒股族。 “以前开户的大学生一年只有十多个,从2006年五六月起,来开户的大学生已经有二百多人了。”位于山大路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开户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端着杯子、拿着马扎、摇着蒲扇的下岗工人或老年人――传统印象中股民形象不过如此,但随着股市发展,股民的构成愈加年轻化。”长期关注证券市场的专家、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李维林副教授指出,2000年前后随着股市运作模式由现场委托向网络交易发展,欧博代理知识结构合理、对社会信息更为敏感、电脑普及率较高的大学生群体逐步加入炒股大军。 炒的是新鲜玩的是体验 “大学生炒股并不鲜见,特别对于我们金融科班而言,对股市的实际操盘和分析能力是无法通过书本概念获得的。”小王解释,为了配合正在开设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他和同学小张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分别投入5000元和2000元的初始资金,搭乘着2006年牛市的末班车,成为正式股民。 看大盘涨跌、浏览财经类新闻、搜索各种有价值的股评……每天两次开盘时间均与上课时间冲突,小王只有利用午休时间通过网络关注股市行情,甚至有时来不及吃饭就匆忙赶回宿舍查看当日股市。 炒股显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话题。小王和身边五六名几乎同时开户的同学不时小聚,彼此交流炒股心得、共同研究股市走势,小王戏称为“股东大会”。不长的时间内,小王的“股经”渐长,欧博abg张口即来:“炒股第一大忌:别让你的脑细胞跟着股评家的唾沫星子走,得学会判断行情。”“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又有新论了,股市可能会有波动吧……” 不到两个月时间,小王和小张在摸索中均已小赚一千余元。“但初入股市最好抱必赔的态度,人生第一笔钱赚得太顺绝对不是好事。”小王谨慎地说。尽管小王看好的奥运股最近一直走势不佳,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小王对2007年股市的信心。小张的反应则截然相反,“据说2007年股市不好,而且精力牵扯很多。”由此,小张决定暂停自己的炒股活动。 同金融专业学生相比,很多大学非专业学生炒股显然没有如此强的目的性。 “如果别人是在炒股票,我们就是在玩股票。”山东大学法律系研一的小董说这句话时,特别加重了“玩”的音调。在小董看来,“玩”的含义有二:其一,欧博娱乐城据他了解,不少大学生初始资金很少超过一万元,这么少的资金投入股市,注定少赚少赔;其二,很多大学生股民只是想体验一下股市究竟是什么面孔。 “证券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高低起伏、色泽不一的走势线容易给人一种神秘感和亢奋感,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就是带着这种新鲜劲儿开始炒股的。”小董透露,在基本课业之外,除了睡觉、游戏,很多时候大家闲得发慌,“研究股票起码可以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从2006年3月起,拿着自己大学期间打工积攒的两万元,小董在股市里一路摸爬滚打,abg欧博注册有过几次惨赔的教训后,自己经营的股票才慢慢有了起色。“其实股市一点都不神秘,但同样需要慎重。” 尽管象牙塔里念“股经”的大学生日益增多,但李维林副教授却指出:“目前大学生在股民整体中所占比例仍非常小,他们的初始资金多在5000元以下,受资金量影响,他们的参与度也有所限制。” 操盘前先模拟少有人贸然入市 同样是在校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则选择更为安全的方式进入股市。 100万元初始资金,3个月后盈利28万元!――看着自己不断攀升的业绩,山大经济学院大三的小冯不禁喜形于色。 当然这并非现实股市,小冯参加的只是山大金融系开设的“模拟股市”,附属于《金融投资学》的一门实践课。选修该课程的每位同学都会获得相应账户和100万元的虚拟资金,在课程时间内,通过和沪深股市行情几乎同步的北京世华教学软件进行操盘。据该课程授课老师李维林副教授介绍,2002年起,全校选修该课程的人数已多达1000余人。 “刚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前两个月几乎赔了一半。”小冯坦言即使在模拟股市中尝试也并非易事。但头两个月的教训着实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分析行情,如何优化股票组合,由此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巩固。 “除了资金虚拟外,模拟股市的交易规则和行情几乎与现实股市相近,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体验证券市场的瞬息万变,而且可以使经验、资金及心理素质均准备不足的学生避免遭遇股市风险。”李维林副教授说。 李维林副教授并不反对学生炒股,“但最好在进入股市前,通过校园中的模拟股市练兵。”李维林副教授称,曾参加过模拟股市的一些学生后来进入现实股市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收入。 “投资须保证详尽的分析和本金的安全,否则就会蜕变为投机,大学校园中的模拟股市恰恰培养了学生们对证券市场的感觉。”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亓晓老师表现出对大学生参与模拟股市的肯定和学生贸然闯入现实股市的担忧。 作为该校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授课老师,亓晓通过给学生开户,让他们参与模拟股市,很多学生的研究深度已远超出课本,甚至有学生两个月内利润率就高达150%。 “有位股龄已达十几年的老股民来听我的课,听到很多地方会恍然大悟。这并非个案,很多人炒了十几年都没有一丝长进。如果基础不扎实贸然进入股市,不仅容易遭受挫折,而且这种不良情绪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亓晓老师说。 “所谓‘艺高人胆大’,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具备充分理论基础和市场感觉后,做专业投资者,而不是业余股民。”亓晓老师强调。 炒股是否影响学业 众人评价不一 对于初涉股市的大学生股民来说,炒股经历不可避免融入他们的成长中。 “如果要说我们从炒股中收获最大的,那一定不是额外的经济收入。”小林,这位已从股市中盈利万余元的山大管理学院学生认为,对金融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渐趋平和的心态是成为股民以来最值得称道的收获。 “刚开始看到走势线跌一点都会特别紧张,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现在的心态基本上可以做到近乎宠辱不惊了。即使自己所持股票的股价大跌,我依然会保持冷静,毕竟积攒了一些专业判断的经验,我对自己选择的股票组合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小林说。 山大法律系研一的小董同样觉得炒股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此外,炒股也使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关注度有所增加。现在小董每天必做的功课是上网查阅大量资讯,不仅包括财经类新闻,还有各类国际新闻、文化事件等等。“比如油价大跌、战争等都会影响股市波动,了解这些背景是判断股市行情的基础。 但并非所有大学生股民都对炒股抱以理性态度。随着小董成为身边同学眼中的“资深”股民,找他咨询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令小董啼笑皆非的是,很多同学炒股完全抱着游戏和盲目跟风的心态。 “一个让我帮忙开户的同学,成为股民后不是研究分析一下行情,而是购买了和自己名字相同的股票,他说这样感觉就跟投资自己的企业一样。”令小董同样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有几个男同学,还没开户,就已经搞得人尽皆知,“好像这样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股票不是彩票,得学会看盘、研究公司基本情况、分析研究员报告;股票更不是黄金,不是用来显摆的。”小董对身边很多同学入股的心态表示不解。 “其实高收益、高风险的证券市场更适合具备一定投资分析能力的人进入,而作为单纯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来源。”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山大路证券营业部交易部经理窦萌女士,结合自己十几年的证券市场从业经历,提醒大学生当务之急还是应搞好自己的学业。 “学生炒股不是不可行之,但需要一定前提,即健康的心态和宽裕的经济条件。就学生炒股而言,能力收益远大于经济收益。”山东财政学院学生处处长白皓说,以前该校就曾有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拿学费炒股却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比起来,小王算是股市中的幸运儿。从股市盈利的一千余元小王已小心存放起来,准备寒假前用这笔钱给父母买份春节礼物。尽管已经从股市里尝到些许甜头,但这个20岁的大男孩仍旧小心翼翼地向试图入股的同龄人建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责编:唐昊 (责任编辑:) |